“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季节里,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祭祖、踏青、旅游,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生机——作为中国一个兼有农时节气与传统节俗双重身份的日子,清明节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于2016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让慎终追远与期待新生这两大主题,融合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中。作为非遗的清明节,古典又鲜活,历久而弥新,带给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传承。
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精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超过87万项。非遗的文化多样性,为旅游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滋养,让旅游更加有“趣味”,而旅游又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为非遗增添“活力”。
非遗让旅游更加有趣味
苗族锦鸡舞、芒筒芦笙、皮纸制作技艺、蜡染等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6个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部引入丹寨万达小镇。以苗族、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丹寨万达小镇让游客兴致昂扬地流连于源远流长的非遗传统,沉浸于自然天成的匠心精神中。
“文化上的差异成为旅游之源,往往非遗资源丰厚、非遗氛围浓厚的地区都是旅游的热点地区。”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看来,非遗能激发旅游动机、增添旅游体验,看一段舞、听一支歌、了解一个民俗,亲手制陶、炒茶,参与印染、拓片,游客就有了难忘的非遗旅游体验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