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式客套、面子与礼仪(2)

2016-05-25 07:00:18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在熟人之间的客套话中,自己的谦恭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人们在询问对方姓氏时习惯称“贵姓”。在回答“我名叫/我姓……”时,一般会说“鄙人叫/免贵姓……”来代替。人们也同样会说到“贵校”、“贵国”,称文学作品为“您的大作”,相反,自己的作品则被称作为“拙作”,或是“无足轻重的”、“没水准的”、“有待改进的”作品。

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在写给前面已提到过的明恩溥的信中谈到过一则轶事,当然这最多是一个玩笑而非事实,该故事描述了中国式客套有趣而直观的一面:

一位拜访者穿戴整齐地在接待室里等待主人的到来。有只老鼠在阳台上玩耍逗乐,它小心翼翼地将鼻子伸进油壶,由于受到这位不速之客突然到访的惊吓而赶紧开溜。然而老鼠打翻了油壶,并掉在客人身上,溅出的油污将客人的时髦衣裳完全弄脏。当主人进来时,客人的脸因尴尬恼怒而变得通红。在必要的客套寒暄之后,客人开始讲述他的这一不幸经历:“当我来到您漂亮的房间并在您舒适的阳台上坐下时,我不经意间打扰了您尊贵的老鼠,它在逃跑时不小心打翻了您宝贵的油壶,并将油污溅在我便宜、不值一提的衣服上。这就是我为何以这副狼狈模样出现在尊敬的您面前的原因。”

对中国式客套的应对方法是,作为谈话伙伴应尽量不要在意对方的套话式赞美,但对对方的自我贬低要尽量予以拔高。不熟悉内情的西方人简直完全被弄糊涂了。当然,人们熟记客套的基本规则:精心的客套永远不要太过火。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能过分地客套。相比而言,尤其是老年人极为讲究客套。人们对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傲慢的表现大多表示反感。

最后有必要知道,拒绝某种好意或邀请(比如在吃饭或喝点什么方面)不应该直接说出来。客套的规则是,对于这种好意应当首先在表示感谢的情况下委婉回绝(送礼方面也如此),当然人们期待再一次被邀请,而这种客套式的拒绝最终因为对方的一再坚持而得以化解。以下是一位中国人在德国的不幸经历,他相信,中国的客套礼俗应该得到普遍理解,下述故事会让人对此了然于心:

……“对了,吴先生,您想喝点什么?”“不用了,谢谢!饭菜很可口。牛肉加面条——这是我的最爱。”……过了一会儿,女主人问道:“谁想再来点什么?吴先生,您怎么样,想不想再来点什么?”“哦,不了,谢谢。”在我们国家,第一次请求一般都不会被接受。“太遗憾了,我原想它应该会合您的胃口。”“是的,不过我……”接着上来饭后甜点——草莓浇奶油。德国的草莓比我们中国的草莓味道要好得多,我们的草莓个儿小而且味道酸。我只吃了我们礼节中所允许的那么多,并享受它的香味与果实的甜美。我悄悄地盯了一眼盛放草莓的碗。“您还要点什么?”这回是赫兹先生发问。“啊……不用,谢谢!”我热切盼望着第二次被邀请。“太遗憾了。您不是很喜欢吃这个,还是——?”“太遗憾了,所有食物您都吃得很少!”赫兹太太接过她丈夫的话。而碗里很快就被一扫而空。当我们坐在沙发上时,女主人又问道:“您想来点咖啡吗?”“不了,谢谢。”我半饥半渴、踉踉跄跄地回到家。但我很高兴,我没有做出什么不礼貌的事。

尽管原则上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礼仪规范在中国行事完全可以不出差错,但人们几乎都会认为,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评判与等级差别。别具一格的中国式客套一方面会吓倒客人,另一方面也会感染他们并使其逐渐适应;最后一种情形是,在长期逗留中国之后,西方人的不拘小节大多会被看作是一种明显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