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学热”再度兴起,“读经”问题再次引发学界广泛的讨论。虽然各方都只是基于自己坚持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立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一时之间似乎也难有共识。但这恰恰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开放与包容不断提升,学术研究与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不同层面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利于中国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传统文化受到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与兴趣,但是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它有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外延?普通群众一说到传统文化,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要代表的文化形态。这种认识,是否符合传统文化的本义,“五经”、“六经”抑或“十三经”能不能代表全部的传统文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什么是“经”?经学历史上的“经”主要是指儒家经典,并且是经过帝国政府官定或者经它认可的特定几部儒家著作。儒家经典当然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中对经的释义为“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提出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经”,不仅指儒家的经典,还包括墨、道、法、兵、释等各家流传下来的经典。甚至有人提出“经”的范围还应包括现当代经典名著。虽然人们对待“经”的态度越来越开放,究其实质,这种认识不仅浅薄,也不符合历史的基本事实。
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学者总结是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内尽心性、外穷天道。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需要透过概念的梳理和诠释,揭示其基本意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和群体人格。关于传统的价值,需要进行现代诠释。除了它的历史价值、知识价值以外,尤其需要在哲学价值方面,思考如何作出科学分析和合理选择。儒家文化不能代替传统文化,早期的儒家文化渊源于殷周礼乐文化的传统,适应的是邦国封建制度。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形态与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由分封制走向郡县制,由邦国政治走向帝国政治。为了迎合时代需求,各种学说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别立己说”,才有后来的权威化、经典化地位。
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4月21日在杭州启动,著名公益人士、企业家、书院中国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受邀参加了本届国学大典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