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非遗”之间(5)

2016-11-29 15:22: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此时正在加拿大深造的胡昌民同样面临窘境。迷茫之际,当地的雕塑家学会主席Ms.AnneBauer对他说:“你有那么好的功底,可以重新整合艺术方向。加拿大造型艺术人才稀缺,而玉石蕴藏非常丰富,你为什么不把玉石雕刻作为新的主攻目标呢?”学校的雕塑系主任更是直截了当对他说:“对艺术家来说,学位并不重要。你的基础很扎实,你掌握的特种雕刻技艺是西方艺术学院无能为力的,加拿大的玉石雕刻、猛犸古象牙雕刻正需要开发,你可以直入这一特种领域。”

由此,胡昌民开始了他重新创业的“突围”之路。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与努力,目前,他运用加拿大出土的古象牙和碧玉雕刻的北美风格作品,以本土野生动物作为主题内容,所表现的熊类、鹰类和鱼类,敦实浑厚,张弛有度,从内容到形式,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神韵,符合东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作品已跻身高端艺术品收藏之列,用于各种大型庆典和永久展示。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刘菲女士为之赞叹,昌民先生的雕刻艺术,“给加拿大华人社会挣足了面子,是加拿大华人的骄傲”。

然而,素怀报国之心的胡昌民却发现,中国象牙雕刻虽于2006年被我国政府首批列入国家级非文化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但仍面临生存危机,尤其是最近几年他回国时得知,曾为中国牙雕作出杰出贡献的一批老一辈牙雕名家已相继离世,曾经是中坚技艺骨干的中年人现也年过花甲,更令人感慨的是,当年一大批年轻有为、身怀绝技的牙雕高手,转行的转行,退休的退休,当年一度风靡全国、富有鲜明地方风格特色的上海象牙雕刻已然萎靡不振。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从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并加强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管理,在2004年5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启用“象牙制品收藏证”制度,有限制性地允许使用缔结“公约”前合法进口的“库存象牙”,暂时缓解了牙雕技艺面临的一无原材料、二无年轻传承人的局面。

2007年,在联合国野生动物会议上,中国又被获准在严格条件约束下,以交易伙伴的身份,从四个非洲南部国家进口象牙。随后,国家有关部门对象牙制品的制作和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合理利用有限的库存象牙资源,在中国境内实行象牙原料定点加工、象牙制品定点销售。全国共开放三十六个指定单位,可合法从事象牙原料的加工和研究活动;一百三十六个指定商业渠道,可合法经营中国境内的象牙制品销售活动。上海有三家象牙生产企业,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始了新一轮的牙雕创作与生产。

之后,上海老凤祥集团旗下的上海玉牙雕生产部门由工艺美术大师周百均领衔成立大师工作室,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旗下由陆君玖教授带领的牙雕大师研究班,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由工艺美术大师梁端玉领衔成立的大师工作室等,分别专攻牙雕技艺的抢救整理,通过开办大师工作室、大师训练班,培养新生代专业接班人,以弘扬这一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

但是,上海牙雕以往多使用进口象牙,尤其是非洲象牙,现在禁止象牙原料进口,意味着上海牙雕的生存失去了根本。虽然目前尚有一些库存象牙,但数量十分有限,并且也是越用越少。当象牙完全用尽,来源枯竭之时,上海牙雕绝技就将无法传承,哪怕有再好的工艺大师,也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珍贵绝技断层”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传统象牙雕刻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胡昌民建言:

关键词:牙雕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