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民艺生活周丨中国团圆与西方狂欢,各有千秋!

2017-01-11 15:26:08  张淅默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2017年1月16日至22日, 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华文化促进会、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及中华网共同打造的“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即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将会给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民艺、阅读与时尚融合的文化盛宴。

中国春节舞狮子

中国春节舞狮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一副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该诗取材于民间习俗,巧妙地采用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将古代迎接新年的景象描绘地生动、有色。“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鹊桥仙》中的诗句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爱情故事赋予了崇高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节日,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中国文化深厚,传统节日自古延续至今,每个节日都可以找出对应的诗句。比如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首便是来自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中的诗句;描写清明节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元宵节的“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包饺子

包饺子

可见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近些年来,中国人受到西方影响,纷纷追求外来洋节。尤其对圣诞节、214情人节、万圣节趋之若鹜。然而西方的这些节日在中国都有,比如圣诞节就是我们的春节、平安夜对应的就是我们的除夕夜,外国的万圣节(鬼节)其实就是中元节(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西方的狂欢节其实就是我们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十六)……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现的是它的文化底蕴,从这些传统节日中可以了解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点。中西方相似的节日却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这是因为中西方拥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西方圣诞节狂欢

西方圣诞节狂欢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