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蔡锷的遗产:他所铸造的人格只是使人成为人(2)

2016-12-06 10:28:48    中国经营报  参与评论()人

举国朝野,奚慰英灵?丁怀瑾在问,梁启超也在问。1922年12月25日——七年前的这一天,蔡锷等宣布云南独立,起兵反袁,护国运动就此爆发——梁启超在南京学界演讲,回顾护国之役,声称那是一段伤心史,他的朋友和学生牺牲了最宝贵的生命,并未换来一个真善美的中华民国,反观现实,兵荒马乱,满目疮痍,袁世凯固然死了,其游魂“依然在国内纵横猖狂”。无比伤感的梁启超,最后呼吁青年,努力“受蔡公人格的一点感化”,这大抵是护国运动所残存的纪念价值。

我相信梁启超说到这里,正如我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一种心如死灰之感。蔡锷去世,迄今恰好百年。百年过后,我读他的遗嘱,思量他的遗产,结合今人对他的印象和纪念,却也只能归结为“人格”二字。

这么说,并非要否认人格的力量。人死之后,肉身灰飞烟灭,倘能留下人格,历百年而不朽,这样的人物,绝对值得敬重。而且我也认同爱因斯坦悼念居里夫人的名言:“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然而需要辨析的是,所谓“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国民赖公有人格”云云,只适合作为豪言壮语。深究起来,一个人的人格,终归要自己争取,不可由他者代劳,被恩赐的人格,不是人格,而是奴格。蔡锷护国,成就的乃是他及其追随者的人格,于四万万人之大多数,并无本质改观,除非这些人因蔡锷的义举而有所觉悟,昂起了低垂的头颅,挺起了弯曲的膝盖,可叹觉悟者实在寥寥无几。

其次,蔡锷所铸造的人格,只是使人成为人,而非要求人成为英雄与圣贤。这本是人之为人的本分和底线。中国人为奴太久了,竟忘了人的写法,以至需要勇者拔剑南天,血溅长虹,才能从昏睡与噩梦之中遽然惊醒。

最后要说到蔡锷的遗产,我以为首在军事,无论练兵还是带兵,蔡锷都堪称奇才,百年以降,二三子而已;次在政治,蔡锷文武双全,这里的“文”,不是指文章(当然蔡锷的诗文并不差),而是指政事,以别于军事之“武”,试看1911~1913年间他对云南的治理,这位三十岁的云南都督,甚至征服了英国驻昆明总领事额必廉这种挑剔的外国人,后者推许他为“一位卓越的人物”,“我毫不怀疑,只要他继续掌权,云南府将是平静的”;第三才是人格。基于此,蔡锷的雄才大略,如果简化为人格,或者只剩下人格,我们实在愧对亡灵。

有人读到此处,也许按捺不住:你说了半天遗产,侧重于精神,蔡锷这么大的官,有没有留下什么物质遗产呢?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且抄一节史料。蔡锷举兵反袁,袁世凯下令湖南地方官查抄其家产,宝庆县回禀:“查蔡锷本籍,无一椽之屋,无立锥之地,其母亲尚寄食乡人家,实无财产之可查封。”

作者为法律学者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蔡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