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北魏墓葬壁画不仅在中国古代墓葬壁画史上,而且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汉风与唐风之间有本质差异。汉风代表华夏传统,唐风融合中外于一体。汉唐之变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南朝画迹遗留极少,北朝墓室壁画、石窟壁画所幸多有保存,成为今天探讨汉唐之变的主要实物依据。北朝历史不足二百年,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时代占近一百年,而且是奠定北朝历史走向的近一百年。虽然此后北魏迁都洛阳,东魏北齐又移都邺城,西魏北周定鼎关中,都城几经变迁,但在文化上都是平城时代的延续伸展、发扬光大。因此,可以说,不深入了解大同北魏墓葬壁画,很难了解汉唐之变。
平城时代的近一百年,北魏从部落时代步入人了封建时代,其间北魏国家社会变化之剧烈,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墓葬壁画不可能不反映这种剧烈的变化,而且它的表现更加形象而具体、细致,成为我们今天理解北魏平城时代的一面镜子。
应该看到的是,北魏曾将上百万人口迁移到大同附近,大同地下埋藏着平城时代近百年间的北魏墓葬,其数量巨大。大同地区的考古工作近年来才有序有规模的开展起来,已经发现的墓葬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壁画墓葬所占份额更小,还不足以反映平城北魏墓葬壁画的全貌。但已经发现的约二十座墓葬壁画已经呈现出丰富、复杂、奇特的面貌,要完全认识理解这些墓葬壁画还不现实,还只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尝试加以解读。
一、大同北魏墓葬壁画发现概况
大同北魏墓葬壁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墓室壁画,一种为葬具画像。葬具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房形或模仿房子的石椁,一类为木棺或石棺。还有个别在火炕式棺床前立面绘制壁画的墓葬,可以单独进行讨论。以上墓葬正式发表材料的不足二十座,加上零星发表的则超过二十座。零星发表的材料从来源和材料本身来看,多可以使用,因此,本文讨论的基本材料包括正式发表和零星发表者。这些墓葬材料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1 山西大同智家堡沙场北魏墓棺板画
第一阶段相当下五世纪五十年代前。可以确定的壁画墓葬只有一例、即大同沙岭7号墓(太延元年,435),有墓室壁画。
第二阶段相当于五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大同云波里墓、仝家湾M9(和平二年,461)、大同迎宾大道M16有墓室壁画。大同南郊电焊器材厂北魏墓M185、M229、M238、M253、大同智家堡沙场北魏墓有棺板面。毛德祖妻张智朗墓(和平元年,460)、最近抢救的一座满绘佛像的墓葬属于房形石椁墓。解兴石堂(太安四年,458)外形似棺,但影作木构。介于棺与房形椁之间。
图2.1 山西大同湖东1号墓出土 一童子二龙铜饰件
图2.2 山西大同湖东1号墓出土 莲花化生铜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