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为什么近3年来,有这么多关于古拉格的中文书出版?(3)

2016-11-08 13:57:00  曾梦龙  好奇心日报  参与评论()人

《古拉格气象学家》的封面浅色系,看着明快一些——这个设计是新经典总编辑陈明俊定的。相比之下,《古拉格之恋》则延续了自己所属“理想国译丛”(M系列)的设计风格,灰色冷峻的封面上只有简单的出版信息和一个大大的“M”,即Mirror(镜子)的首字母,意味着“从镜子里看到自己,反思自我”。

《科雷马故事》稍微显得丰富一点,有着两张劳改营的图片和两句简单的推荐语。之所以有这样的封面,《古拉格之恋》的编辑吴晓斌认为,“花哨的推荐”会“影响读者的判断”,“不喜浮夸”。

陈丰说,古拉格这类题材“跟你身边某些事有点相像”,她认为潜在的读者会是“想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又下不了决心看大厚书的人”。有鉴于此,书名也从原版的《气象学家》改为《古拉格气象学家》,让中国读者更熟悉。

“其实古拉格这个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魏东说。理想国译丛则从策划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虽然是译丛,但“关注点和落脚点却是我们中国自身”,“我们迫切地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

来自:亚马逊

来自:亚马逊

这些考量,可能正是这类书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涌现的原因之一。

顾虑

很多人认为这类书的问世,出版比制作要难。

“我没顾虑,但是有人有顾虑。反正你现在做什么书,人家叫你敏感你都得敏感,反正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我就说,我也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陈丰说。

《古拉格气象学家》的确说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只不过它埋在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古拉格之恋》说的则是两位俄国青年列夫和斯维塔的爱情故事。列夫在斯大林的劳改营中挣扎求生,他和女友秘密通信有1200多封。《科雷马故事》虽然被人当作信史,但从体裁上看还是一个个短篇小说,关于个人故事,没有直接尖锐地批判。

“它不是那种针对某种制度,针对某个人,虽然它写的意图是这种,但整个叙述里不是这样的,还是历史的细节,把那种展现出来,它不做过多的价值判断,制度上的判断。”吴晓斌说。

魏东觉得,所谓的“敏感”也是“历史原因”,现在“形成了想象的一部分”。这种想象由此给一些编辑设定了禁区,出版的时候不敢触碰这些题材。即使拿了版权,比如《耳语者》,最后也可能由于顾虑而放弃出版。而且,这种“想象的禁区”问题在于,它没有明确的界限。关于什么题材不能写,什么题材能写,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所以一些人就采用了一刀切的简单做法,“你只要跟他说一个题材,他马上红灯就亮了。其实他也没看这个,敏感在什么地方,反正一听这个就敏感”,陈丰说。

来自:亚马逊

来自:亚马逊

但真正出版下来,像陈丰、魏东和吴晓斌这样的编辑感觉“完全没有遇到障碍”,“也没有遭遇到什么大的阻力”。

当然,这种“想象的禁区”不仅发生在编辑身上,也发生在读者身上,让人觉得“禁的都是好”,“禁书更加想看”。但可能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它为什么会成为禁书”。

关键词:古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