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话剧2016:沉淀,为了更好地前行(2)

2016-12-22 14:08:0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文学、经典改编背后的任性与规矩

原创的疲软低迷、文化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年系列活动的开展等多项因素的叠加,使得2016年的话剧舞台,“改编”再度成为年度关注的热词。这其中既有小说、诗歌、影视作品的舞台改编,也有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汤显祖、丁西林等经典戏剧作品的改编、新解。

这一年,林兆华、李六乙、孟京辉等导演名家均有改编作品问世。其中,林兆华执导的三部作品,分别来自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北京人艺)、迪特里希·施万尼茨的《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北京九乐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丰硕果实林兆华戏剧创作中心)。从演出效果看,三部作品都算不上太“忠实”,而是夹带着导演的“私货”,虽立意、诉求各异,但表演上皆为即兴的、排练场式的间离,“不像戏的戏”、演员自由跳进跳出的表演理念贯穿始终。李六乙改编自同名电影的《小城之春》(李六乙戏剧工作室),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感受。大段的静止和沉默、缓慢的叙事节奏、符号化的人物形象、高度抽象的时空设置……这些彰显李六乙导演个人风格的特色依旧构成作品的主调,它创造了当代话剧舞台少有的景致,细腻而有序、新奇又陌生,挑战了僵化的演出形式。从以上改编实践不难看出,国内成名导演对待经典的态度更倾向于利用文本为己服务,经典自身表达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表达、我要表达什么;反映在演出形式上,风格化成为他们的主要追求,形式化成为其主要手段。艺术创作离不开偏执,但是偏执不是任性,对待经典文本,脱离了经典赖以流传的思想蕴涵和精神基因,经典就成了时尚文化的走秀。

与名导们的任性不同,更多的改编者则在经典的宝藏中确立着规矩,从经典中汲取着思想、艺术的营养,以经典反哺当下话剧贫瘠的精神状态;同时,他们也在借经典探寻戏剧与观众、戏剧与时代对话的有效方式。值得关注的作品有陕西人艺的《白鹿原》,北京人艺的《催眠》、《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等出品的《二马》等。《白鹿原》以开阔宏大的叙事体量和古朴粗狂的地域风格聚焦白、鹿两个家族半个多世纪的命运纠葛,把对人性、历史、民族的反思置于乡土中国封建宗法秩序的两面性及其遭遇的外在冲击之下,艺术风格冷峻、凝练;改编自军旅作家马晓丽同名小说的《催眠》,紧紧抓住心理“疗伤”的主线,通过作家、心理医生、部队某排长颇具现实感的心灵解密,深入人性的幽暗角落,引领观众完成了一次触摸灵魂的精神之旅;《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将《一只马蜂》、《酒后》和《瞎了一只眼》连缀成“篇”,通过精巧的布局、妙趣的语言、会心的微笑、细腻的表达,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于日常生活的机智和含蓄中展示喜剧的美学力量和文化立场,其精雕细琢、自出机杼的品质风格在喜剧样态混乱的当下格外稀缺;同样进行着喜剧探索的还有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二马》,该剧延续了方旭改编老舍作品的一贯风格,以游戏化的方式解读马氏父子与温都母女的故事,用充满形式感的舞台画面和轻松自由的表演形式,展示新旧交替、中西文化冲突背后,那似曾相识的偏执与忐忑、不安与迷惘。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一些当代的西方剧本被搬上了国内的舞台,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像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比萨斜塔》通过普通一天、普通家庭的“婚姻风景”,透视斜而不倒的婚姻生活,引发观众对婚姻背后家庭、道德、责任等的反思。近些年,一提文学改编、戏剧改编,便一窝蜂地去故纸堆中寻找素材,反而忽略了对当代戏剧文学探索成果的发掘。《比萨斜塔》以及《晚安,妈妈》(鼓楼西剧场)、《爆米花》(国家话剧院)等一系列外国小剧场戏剧作品的备受好评意在提醒改编者,国外当代舞台上并非一派形式意义上的标新立异,也有以小见大、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严肃思索人性的作品,不妨多从这些国外优秀原创剧本中汲取灵感、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