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剧是猎奇,也是机遇
近五年,随着外国剧团来华演出的频繁,业内、媒体围绕外国戏剧的探讨与日俱增。针对外国戏剧演出热的趋向,戏剧学者田本相先生认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正在形成,它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形成的“一度西潮”,在引进方式、引进规模、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特点,值得业内认真审视和评估。整个2016年,外国戏剧引进的数量再创新高,除了名家名导名团云集、各类大小规模的外国剧目轮番登场外,一些中外戏剧交流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值得关注。
在外国剧目的引进上,剧院和节庆仍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像北京人艺今年共举办了三次精品剧目邀请展,上演了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俄狄浦斯王》、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的《李尔王》、法国利摩日国立戏剧创作中心的《等待戈多》、以色列哈比玛国家剧院的《悭吝人》等经典与实验兼具的优秀剧目;天津大剧院的曹禺国际戏剧节继续发力,推出了克里斯蒂安·陆帕的《英雄广场》、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理查三世》、格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的《阿波隆尼亚》、格热戈日·亚日那的《殉道者》等8台当代欧洲知名戏剧导演的作品,创国内戏剧节引进数量、演出规模的新高,这些作品以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导演风格展示了欧洲剧场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国家大剧院的第二届国际戏剧季汇集了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假面舞会》、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威尼斯商人》、柏林邵宾纳剧院的《伪君子》等名团名作,特别是《假面舞会》,该剧以保持莱蒙托夫原作韵味为基础,在舞台布景、情节编排和角色塑造上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挖掘和雕琢,而俄罗斯表演艺术家们驾驭角色的出色能力以及精湛演技,也让中国观众充分领略了俄罗斯戏剧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活力;乌镇戏剧节继续打造“中外戏剧嘉年华”,柏林人民剧院的《赌徒》、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的《人民公敌》、立陶宛“无剧场”剧团《卡里古拉》等剧凭借各自在主题、形式、技术等多层面的开拓,引发业内的探讨、争鸣。
纵观全年的引进剧目,我们也发现: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两极化的作品并不鲜见,戏剧节、戏剧院团引进剧目的标准、原则依旧模糊,名家名团剧目艺术“成果”的国内存活率、转化率不高;引进剧的影响力有限,不少剧目因缺乏成熟的市场运作,受众群体非常有限,中外戏剧的交流走不出业内、熟人圈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改观。此外,外国戏剧演出带动了报刊及自媒体上剧评、微剧评的活跃,但如此多的评论,真正能够留下来的并不多,在这个趣味多元、分化,处处标榜写作个人化、碎片化的时代,评论往往成为了他人的“嫁衣”和私人的“外套”,难抵生命的体悟和文化的哲思。
这一年引进的外国戏剧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世界知名戏剧节的主流戏剧作品“打包”登陆中国。2016年6月,吴氏策划、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宁剧院联合推出“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活动”,由中德两国戏剧界专家共组评审委员会,从2015年柏林戏剧节的十部“最值得关注”的剧作中推选出三部戏来华演出——与国外知名戏剧节合作,并将戏剧节主流剧目引进到中国,此前并没有先例。此次演出的柏林高尔基剧院《共同基础》、德意志剧院《等待戈多》、汉堡德意志话剧院《博克曼》三部作品,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展示出德语戏剧在主题视角、社会思考、形式表达上的多元状态和美学探索,体现了柏林戏剧节对于德语戏剧发展趋向的判断与洞察、对于新生代戏剧人的扶植与鼓励,以及对于当下复杂社会议题与人性困惑的审视与追问。这种全新的引进方式,也为中外戏剧交流提供了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