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2年的米什玛什剧团最为擅长的,便是通过富有戏剧性的肢体动作来探索戏剧。此次参加演出的四名演员不仅在国际形体戏剧学校、喜剧学院接受过专业训练,而且在戏剧史、戏剧、儿童剧、写作创作、马戏、音乐、魔术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创作出了用口技和肢体来表现戏剧的独特方式。
“这个剧团更多的是用肢体、声音来表现剧情,而且比较幽默,我们就觉得这种表现形式可以让这些视力有障碍的孩子也能欣赏和感受戏剧。” 吕琳说道。
此外,上海市盲童学校还有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盲人剧社——“感觉剧社”。这所成立于2002年的剧社,成员的裸眼视力均在0.2以下,有些甚至为0。
今年9月,上海国际艺术节就联系盲童学校,希望与学校合作,做一场国外名团进校园的活动。
“感觉剧社”创办者、上海市盲童学校语文老师涂传法告诉早报记者,刚得知这个消息时非常激动,“之前我们参加上海中学生话剧节比较多,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不敢奢望的。没想到9月份时收到了艺术节的邀约,要从104所学校中选出18所进行演出,我们学校有幸入选了。”
据悉,上海市盲童学校有170余名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学生均有,他们对戏剧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外语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是第一次有国际剧团到盲童学校演出。为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校从好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准备:语文老师给大家讲解剧本;外语老师结合原著给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还邀请了25名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志愿者给同学们翻译。
“演出能让学生知道,名著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戏剧也不是端着在演,而是可以去亲近和感知的。对于我们剧社来说,他们的舞台调度和运用给了我们信心,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多。有了他们的示范,相信我们可以走得更远,让剧社的戏剧类型更为丰富多元。”
戏剧帮助盲童康复和重塑
孩子们关心演出好不好玩,“感觉剧社”的成员却关注能否从演出中学到什么。
现任社长张璐杰告诉早报记者,米什玛什剧团的演出运用了比较新的表演形式,“他们不怎么讲究服装,纯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所以有的地方会比较夸张。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示。”
社员王怡菁则认为表演“非常立体”,夸张的演出形式更适合视障人群观看,“情绪很容易被他们带动,他们开心时我们也非常开心,他们难过我们也跟着难过。”
有意思的是,米什玛什剧团在竭力给盲童学校的孩子带来一场他们可以“看”的演出,而“感觉剧社”却在努力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去演出。
“如果我们上台表演,观众基本看不出这是一群视力障碍的孩子在演出,因为我们能非常自如地行动。”涂传法希望,能让视障孩子用独特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不独特的表演。
中文系毕业的涂传法,在来盲童学校之前从未接触过戏剧表演。源于一次语文课上的突发奇想,他开始组织学生们排课本剧。排练过程中他发现,孩子们的表现远远超出想象。这也引发了他的思考:能否将表演从一种教学手段变成一种对舞台表演的追求和热爱?
2004年,“感觉剧社”排了第一部剧《放下你的鞭子》。这场剧是货真价实的“课本剧”,其最早的版本是1930年代的抗日宣传剧。
《放下你的鞭子》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戏剧比赛得了一等奖。涂传法一下子有了信心,他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课本之外,排了很多经典剧,比如《雷雨》、《等待戈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