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苏轼这样过立春

2018-02-06 09:35:32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立春到了,不知道各位过这个节日有没有感觉。但是宋朝人在这一天的幸福感肯定是要高一点点的,因为他们……放假

苏轼有一年立春,是在海南过的。吹着海风喝着酒,不用上班到处走,感觉挺开心的。有词为证: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这首词,写于元符二年(1099年)的立春。

这首词挺好懂的,简单解释一下。

春牛,就是泥牛;

春杖,就是农夫持犁仗侍立;

春幡,一种立春用来庆祝的旗帜;

春胜,一种剪纸。

这些东西都弄起来,就是为了开开心心过立春,放假呢。

李可染 《春牛图》

苏轼开心啊,吹着海风,喝得微醉,眼神也不好使了,红桃花看着像红烧肉。而且还出现幻觉了,看着满天飘起的杨花,还以为是雪花,元符二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香很多些。

这首词还有个特别,就是苏轼有点结巴,“春”这个字说了很多遍,“红”啊“花”啊也都连着用,很有一种rap的感觉。

一般人写文章,总是要避免用字重复的,像孔乙己那样,一个“回”都要卖弄四种写法。但大师有打破一切凡人常规的特权,后来大家没办法,只好把这种手法叫“类字”,强行自我安慰:大师们这是用技巧啊,不是任性,不是。

我在翻书的过程中,看到很多解释,都觉得苏轼写这首词一定很开心。比如百度的标准解释是这样的:“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感觉在苏轼在文学史上的人设已经固定了,只能欢天喜地,往那一站,自带笑点。写啥都是达观,往那一躺都是随遇而安。

但我总是非常阴暗的想:他真的开心吗?天天一张笑脸挂脸上,不怕长皱纹吗?我总觉得理解苏轼,需要跟他走得很近,零距离的那种。

比如这句,“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什么红不好,为什么要肉红?肉红浪漫吗?有哪个姑娘买口红,它的色号是肉红?

大师不会那么随便的,一定有他的道理。“肉红”可能是和他下面那句“酒醒”呼应,喝了酒的人,脸总有点红吧。但我总很阴暗地想,苏轼的肉红,该不会是饿的吧。

而且苏轼在海南是真的饿。他写过一首《纵笔》,里面是这样的: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祀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那会儿在海南,农业还不怎么发达,烹饪技术也不怎么发达,还没开发出椒盐皮皮虾之类的海鲜,所以只能仰仗从北方运米来。结果有几天一直没来,米价贵得像珠宝,苏轼穷得买不起,只能半个月猛吃半个月减肥。而且还皮特厚,自信满满:明天邻居祭灶,肯定会拿点吃的分给隔壁老苏,没办法,人气旺嘛。

所以他把“桃红”看成“肉红”,是饿出幻觉了吗?我不知道。但是他在海南,可能确实挺饿的,毕竟他是个著名吃货,满脑子都是今天晚上吃什么。

还有他的这个幻觉,“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有的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开不开心,不是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说话时的眼神。

你看看苏轼的眼神,为什么要把“杨花”看成“雪花”?为什么要说“不似天涯”?

他这是怀念北方,想念那个打雪仗堆雪人的地方。他现在只能在海边的度假村,刷着朋友圈里的一张张雪景。把“杨花”看成“雪花”或许能让自己宽慰点,好像自己还在北方,不在天涯海角。

为什么想念北方?也许是因为那里离他“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理想近一点点吧。

以上只是我妄自揣度,也许他真的很开心。但我还是留一点点余地,苏轼,他也可以有不开心的权利。不要以为去海边度假了都开心,有的人就是那么热爱工作,像你我一样。

这就是苏轼的一次立春,心醉神迷间,写了一首好词,让人玩味不尽。

顺便说一句,此时距苏轼谢世只有两年了,在这首词之后,他只能再看到两次立春了。每每想到这里,我又很真诚地希望,这一天的苏轼,真的能像一个不上班的人一样,放下一切沉重,享受心无挂碍的透彻解脱。撰文|易之编辑|陈雪萌

主编|周立文 副主编|殷燕召



关键词:苏轼立春诗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