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蒙克《呐喊》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4)

2019-04-19 10:45:40    大英博物馆  参与评论()人

作品中的人物双手捂住耳朵,试图躲避周围传来的尖叫声。这个形象男女莫辨,毫无特征。蒙克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物,他可以是芸芸众生的每一员。或许这正是这个形象可以成为焦虑标志风靡全球的原因。

8. 《呐喊》与表情包

蒙克《呐喊》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你或许不了解《呐喊》,但一定非常熟悉并常常使用这个“惊恐”的小黄脸表情。它正是由《呐喊》演化而来。并不是每一幅名作都可以在表情包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哦,另一幅“享此殊荣”的大英博物馆藏品是葛饰北斋(1760-1849)的《神奈川冲浪里》。9. 《呐喊》与波普艺术和文化

蒙克《呐喊》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皮特·布鲁克斯(生于1943年),《呐喊》,墨水、水彩及水粉,作于2017年。

从安迪·沃霍尔到日本漫画,再到好莱坞电影,《呐喊》逐渐超越了艺术史范畴,成为流行文化的灵感源泉,对现代视觉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上图是英国艺术家皮特·布鲁克斯以《呐喊》为基础,创作的讽刺川普就职美国总统的漫画,并于2017年发表在《泰晤士报》上。

10. 《呐喊》与木乃伊

蒙克《呐喊》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木乃伊,秘鲁查查波亚斯,公元9至15世纪。图为木乃伊在巴黎人类博物馆展出。版权所有© Francois Guillot/AFP/GettyImages

那么蒙克创作《呐喊》的灵感又是来自哪里呢?其中人物扭曲的面孔以及紧捂双耳的姿态很可能是来自于这具双目深陷的秘鲁木乃伊。这件木乃伊曾于1889年在巴黎人类学博物馆展览过,或许给当时参观的蒙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德华·蒙克:爱和焦虑

展期:2019年4月11日—7月21日

地点:大英博物馆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