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019-06-17 10:36:00 伍佰艺书画网

原标题:敦煌壁画里的“动物世界”,温馨有爱!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54窟 《摩诃萨埵舍身饲虎》中的羊

在遍布敦煌735个洞窟的五万多平米的壁画中,宗教主题是绝对主角。但在追求饱满、华丽,甚至有些热闹的敦煌壁画上,怎么少得了动物们的身影?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57窟《鹿王本生故事》中的鹿

两千多年前的敦煌,工匠们利用画笔批判射猎、屠宰,乃至一切伤害动物的行为,在一笔笔仔细还原动物的样貌、气质和神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带入了对它们的温情和爱心。终于,动物们纷纷从墙壁上一跃而出,向我们一一讲述当时发生的奇妙故事……

狮子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狮子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群狮图 莫高窟231窟 中唐

狮子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动物形象之一,早在北凉时期的莫高窟第272窟、275窟中,便有描绘,此后未曾断绝。原生长于西亚、中亚、印度一带的亚洲狮,经过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统治者们格外中意它的勇猛威仪,被人们视为“人中的雄杰或导师”。后来佛教大兴,佛教经典对狮子大为推崇,狮子形象传遍中原,造像和壁画当中随之出现大量的狮子元素。

野猪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野猪群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莫高窟西魏第249窟中,有一群行进的野猪入画,画面中,一头猪妈妈走在最前,带着六头小猪崽穿行于在山林间,似是寻觅食物,又如闲庭信步。猪宝宝寸步不离地跟随在猪妈妈身后,像极了幼时与父母紧紧相随的我们,即遇风雨亦不惧半分。

猴子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山巅猕猴 莫高窟285窟 西魏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猕猴 莫高窟第76窟 宋

在莫高窟第76窟和285窟中,有西魏的山巅猕猴和宋代的猕猴。两千年来,丝绸之路上有无数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这条路险象环生又分外寂寞。在唐代,面对可能出现的强盗,粟特人东行会携带机敏的猴子作伴,成为他们预防丝路强盗的“哨兵”。茫茫大漠,漫漫旅途,因为猴子相伴,多了欢笑、少了危机。

骆驼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驼队 莫高窟420窟 隋

丝路上熟悉的动物身影,除了猴子,还有骆驼。在莫高窟420窟里,有绘于隋代的“驼队”。画面中的骆驼不像猴子,可以逗趣解闷,但它们是丝路上最忠实的动物,任劳任怨又不离不弃。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如沙海中的一叶扁舟,满载货物,静默前行。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

在敦煌壁画中,比马更亲民的交通工具就是驴。在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中,行者就骑着驴子过变化城。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局部

在敦煌壁画中,马出现的频率很高,最为著名的应属于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威风凛凛的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骑在白色的高头大马上,前后出行近五十匹马儿,红鬃灰马儿,黑鬃棕马儿,白蹄子红马儿,各个屁股浑圆,精神抖擞。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

宝象出现于103窟《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体》中的青绿山水间,第一眼见着的时候以为是在桂林,白色大象带领着商队行进其间,确实是由美景入至圣界的景致。

山羊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哺乳的羊 莫高窟第290窟 北周

北周时期营造的莫高窟第290窟窟顶东披,绘有一只正在哺乳的山羊。山羊静默站立,耐心为小羊哺乳。小羊跪在地上,正在仰头吮吸乳汁。古代画匠正是通过这样的画面,向人传达“母慈子孝”的观念——父母对子女的奉献和抚养,是为本能,并未索求子女回报。只是为人子女者,应像小羊一样怀有“跪乳之恩”。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49窟 《狩猎图》

在249窟的《狩猎图》中,有一只白描的牛,简洁流畅的线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只战斗力颇强的牛的形象。

老虎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之群虎 莫高窟第301窟 北周

莫高窟301窟中,有同样来自北周的《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之群虎》。画面中虎妈妈端坐在地,环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七只虎宝宝。它们游戏正酣——有的来回踱步、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玩闹戏耍,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妈妈露出欣慰笑容。不得不说,动物画中的母子情深,无疑是敦煌壁画中的一抹温情的“暖色调”。

鹿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57窟《鹿王本生故事》

鹿应该算是敦煌动物界中最有名的动物,毕竟我们小时候差不多都看过《九色鹿》。九色鹿来自于敦煌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它是绝对的主角。鹿王本身是释迦牟尼的前生,因此也就成为了石窟画中最有灵性的动物。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雌鹿产女 莫高窟第154窟 中唐

莫高窟第154窟所绘的鹿母夫人故事,表达了动物与人之间的别样深情——雌鹿产下女婴,并没有因为女婴不是同类而抛弃她,反而是以母性之爱舔舐着小女孩,眼神嘴角流露笑意,喜悦温暖之情跃然壁上,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鹦鹉

自南朝开始,鹦鹉便被视为会带来吉祥的符瑞之鸟。鹦鹉因其羽毛色彩鲜艳如宝石,能学人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始有鹦鹉图像出现,但当时多作装饰为用。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隋唐时期佛教大兴,鹦鹉的形象和佛教的关联逐渐加深。在佛教经典中,有诸多菩萨曾化身为鹦鹉的故事,因此佛教中认为鹦鹉是具有慧根的鸟类。此时期的敦煌壁画中,鹦鹉不再是装饰图案,而成为了经变画中的独立形象。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鹦鹉纹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莲上鹦鹉 莫高窟第45窟 初唐

孔雀

莫高窟332窟中,有绘于初唐的“双孔雀” 。自汉代始,孔雀以贡品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孔雀为经,鹦鹉语偈”观念深入人心,孔雀的形象逐渐在汉地中原流行开来。在敦煌壁画中,孔雀形象多出现在装饰图案和经变故事中,形态多种、活泼生活。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双孔雀 莫高窟332窟 初唐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中,在房顶上画着两只黑色的公鸡,他们尾羽张裂,伸长脖子,相互怒目而视,有一种斗得你死我活的气势。

敦煌壁画 无动物不欢愉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

到了盛唐,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逐渐被“西天文工团”所取代,动物的身影变得面目模糊起来。它们或灵动、或威猛的身影,就这样被无名地留在了壁画上。然后时光逐渐淹没,等再次被发现已过了千年。世间虽沧海桑田,而它们鲜活依然。

(图片来源伍佰艺书画网及网络)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