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服饰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时期青年人群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也不断吸纳着各个时期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新理念,焕发时代光华。
南京云锦研究所设计师陈丽雯设计的“虎嗅蔷薇”纹样云锦作品。受访者供图
“衣食住行”,衣为首,这不仅强调了服装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服饰文化的重视。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服装在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承国家文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以西方为主导的现当代服饰文化潮流中,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曾呈现长期缺席的状态。其重要原因,一方面是自身服饰的发展脉络缺乏延续性,一方面是设计创新发展水平与人民对物质精神追求之间存在差距。可喜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重新认识和学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其中挖掘可供现代设计吸纳转化和创新表达的多元资源,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当代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物质层面主要是对可触可视的历代传统服饰和民族民间传统服饰的物理性研究,如面料、色彩、款式、工艺、图案等多维度的数据化采集、整理和分析;非物质层面主要是对隐含在物质资料中的技术、礼仪、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探究。
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中融入多元鲜明的民族文化,同时反映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史实。其呈现出来的服饰文化风貌,是中华服饰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人民杰出的艺术才能和生活智慧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资料构成了一座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和装饰艺术的博物馆,为艺术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研究资源。在北京服装学院与敦煌研究院、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等共同发起成立的“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学术平台上,多位年轻学者秉承古为今用的发展理念,推出了具有丰厚理论积淀的服饰艺术再现和创新设计作品,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这样的例子,如今越来越多。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需求,无疑会对服装研究学者和设计师们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传统服饰文化是古典隽永的,更是现代时尚的。我们希望,当代学者和设计师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能不断加深,融入新时代的文化理念、艺术思潮及社会风尚,能运用现代设计的眼光和手法,汲取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滋养,赋予装饰元素以时代感和创新性,在现代设计舞台上充分展现文化创新和时代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古老的传统服饰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和大众生活,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谱写更加有活力的未来。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