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歌剧《山海情》:​咏唱迁徙长卷里的平凡与不凡

去年,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使得宁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也让故事发生地宁夏闽宁镇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前不久,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林占熺再次为大家讲述了用菌草技术帮助宁夏西海固1.75万多个农户摆脱贫困的事迹,也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向全国人民报告。

日前,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圆满结束首轮演出。动人的音乐、真挚的演绎,让该剧成为对党的二十大深情的艺术献礼。

民族歌剧《山海情》:咏唱迁徙长卷里的平凡与不凡  

▲民族歌剧《山海情》剧照凌风摄

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聚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的脱贫变迁史,作曲家孟卫东、编剧易茗、导演王筱頔等艺术家组成主创团队。

在剧本创作上,《山海情》沿袭了《小二黑结婚》等中国传统歌剧的样式,即所谓话剧加唱,让戏剧节奏更加紧凑,也便于观众观看理解。尽管篇幅有限,但易茗希望尽可能留住电视剧原作的故事主线和主要人物,满腔热血的青年干部得福、灵秀倔强的农村姑娘水花、真诚智慧的援宁干部陈金山、有情有义的得宝等角色都出现在舞台上。另外,出于对歌剧声部平衡的考虑,孟卫东特别设计了女中音角色李太奶奶。

孟卫东坦言,《山海情》的音乐创作难度很大:“既要考虑这部作品的特殊历史背景、民族音调、人物性格以及音乐的戏剧性和地域性,又要顾及大多数观众对民族歌剧的欣赏习惯。”在反复平衡中,他坚持“好听是第一位的。观众爱不爱听、演员爱不爱唱,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孟卫东从宁夏“花儿”等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民间音乐元素中充分取材,为全剧融入浓郁的地域特色。现实主义风格的舞台呈现同样带着鲜明的宁夏风情,在实景与电子屏的配合中展现宁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贴近当下审美。

为了原汁原味展现地域风貌,王筱頔希望演员尽可能在念白部分以方言呈现,突出表现出西北人性格中的“生愣蹭倔”,要求演员多去体会身处贫穷的人们的眼神、动作、与人交流的状态。此前,国家大剧院曾组织主创团队一同前往宁夏调研,实地感受闽宁县百姓的生活。

据王筱頔讲述:“采风的这一路,我们在当地接触到的所有人,从公职人员到从事灵芝种植、养蚯蚓的百姓,所有人共同的情感就是:‘感谢政策,感谢政府,感谢福建。如果没有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现在赚了钱,不论是种树还是其他方式,我们会积极参与,回报社会。’宁夏人民很淳朴,珍惜当下,懂得感恩。所以,咱们的演员塑造人物,不能是文质彬彬地念几句台词,要感受这些百姓最淳朴、最真实的情感。”在导演的指引下,演员们开始深入揣摩人物,将以对这些平凡人物的细腻塑造,绘制出一幅当代人类迁徙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宏大史诗。

“我的家乡就在祖国西部的大美新疆。这些年里,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变,更切身体会到脱贫攻坚为人民带来的福祉。”在剧中饰演得福的王宏伟说。在《山海情》的排练中,一次次与角色得福的贴近,“不仅唤醒了我年少时对戈壁的记忆,也让我回想起当年苦中作乐的西部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王宏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演绎,“把西北汉子的率真直爽,把青年干部的坚韧魄力,把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

首演当晚,指挥家吕嘉携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与主演们一同全情投入,以高水准的演唱、演奏,饱含真情的表演,打动了全场观众。

开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唱段《苦脊甲天下》,形象地展现了西海固地区“十年九干旱,路远沟连连”的地理环境,刻画出生活悲苦、出路难寻的百姓群像。王宏伟则把西北汉子的率真、青年干部的坚韧和魄力,塑造得深入人心。演唱技巧游刃有余的他,开嗓便亮出浓郁的西北韵味。女高音歌唱家龚爽把水花从渴望爱情的小女孩,转变为坚强女性的这一过程,塑造得极有层次。从水花的唱段里,似乎能听到作曲家对这个角色的偏爱。孟卫东把最美的旋律写给了水花,其中,《花儿三唱》是水花最具代表性的唱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在剧中多次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唱出不同的情绪,唯美而动人心弦。

有别于电视剧的多景别、多视点、多线性的叙事方式,歌剧《山海情》力求在舞台方寸间有序地承载“天高地阔”的空间立意。该剧舞美设计季乔吸收、融入宁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运用“诗化”的空间语态,打造广博的戏剧意境。舞台空间被他分为两大区域:前区是现实主义的表达,使用写实的微缩景观,表现过去的生活场景;后区则是人文观照的表达,使用3米高的斜坡转台,写意地表达“致富之路”。此外,多媒体材质的运用克制而简洁,在两块冰屏间展示出天地朗阔的宁夏气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看首演的观众中,还有国家大剧院通过公益座邀请的北京市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代表。2019年、2021年两度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冀永强表示:“国家大剧院创作推出这部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并邀请我们作为代表前来观看,让我感受到国家大剧院的大局、担当和情怀,歌剧朴实、真实,非常感人,也唱出了我们的亲身经历,我们感觉很亲切。希望大剧院多多创作此类聚焦现实、讲述平凡人故事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