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体活动近日落下帷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两万余名文艺工作者共同为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届艺术盛会。
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新闻发布会,盘点本届艺术节的亮点和成绩。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作品陈晨摄/光明图片
近20万人次走进线下场馆,超3.5亿人次共聚云端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介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全国78家文艺院团、112个基层文艺团体近两万名文艺工作者共赴艺术之约,荟萃84台舞台艺术精品、145部群众文艺佳作、32个合唱团和1007件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近20万人次走进剧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超3.5亿人次共聚云端,圆满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
本届艺术节共有80余台优秀剧目完成158场线上线下演出。这些剧目主题鲜明、类型多样,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15部剧目获文华大奖,其中有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时代精神的话剧《塞罕长歌》、彩调剧《新刘三姐》等现实题材作品;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评剧《革命家庭》、舞剧《骑兵》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还有坚持守正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等历史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之变,彰显了中国之进,回应了人民之呼,是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周汉萍说。
以第十九届群星奖评选为抓手的群众文艺活动,从3月持续至9月,成为本届艺术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钟华说,群星奖展演选拔活动共举办约1.8万场,线上线下观众总人次突破9000万,展演场次、观众人次均创历届新高。
一批德艺双馨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周汉萍介绍,本届艺术节参演专业院团演职人员共11968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年龄最大的84岁,一批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弘扬正道、追求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编剧盛和煜、李莉、陈涌泉,导演王筱頔、毛尔南、李伯男,演员仁青顿珠、刘薇、杨俊等15名文华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获得者,都是近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优秀代表,体现了各自艺术领域的领先水平。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凭借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获得了文华导演奖。对他而言,参加本届艺术节,既是一次个人作品与才华的展示,也是一次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再认识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再提高。
“儿童戏剧工作有培根铸魂的作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儿童戏剧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毛尔南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更多符合大众期待的儿童剧,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他表示,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今后要继续把德艺双馨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奉献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不负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作品。
本届艺术节,广场舞首次以单独门类参与群星奖评奖。北京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原亮参与创作的广场舞《一起向未来》获得群星奖。在他看来,本届艺术节及群星奖评选,对于群文人才培养和群众文艺队伍建设,都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北京市文化馆根据北京冬奥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编创的广场舞,不仅在北京深受欢迎,还引发了全国3300多个文化馆的响应,教学视频网上点击量达1.55亿人次。“这大大增强了群文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心和职业自豪感,也推动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起来。”原亮说。
平均票价比平时低15%~20%
为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本届艺术节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市场运营为主”的票务推广原则,线下演出实行低价票政策,平均票价水平比平时低15%~20%,中低价票占总量的70%,最低票价50元。线下展览免费预约参观,线上活动免费开放观看,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受疫情影响,本届艺术节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其中线上演播成为文艺作品呈现的重要渠道,艺术节期间有280多个平台参与线上直播,确保了展演、评奖工作的顺利开展。
周汉萍介绍,为提高线上演播效果,助力线上演播常态化,本届艺术节首次成立线上活动与技术部,还对2000余位全国文艺院团工作者进行了新媒体运营传播培训。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户网站开设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专栏”,建设云剧场,打造云展览,访问量达2000万人次。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