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拍卖 > 正文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纽约时间5月9日晚7时),纽约佳士得“Thomas and Doris Ammann珍藏晚拍”如期举槌。澎湃新闻获悉,安迪•沃霍尔标志性的《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1.95亿美元(约13.12亿人民币)成交领衔。这是近25年来,安迪·沃霍尔40英寸(101.6cm)尺幅的玛丽莲肖像画作首次现身拍场。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

压克力 丝网油墨 麻布、101.6 x 101.6 cm 1964年作

在此前的预展中,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主席Alex Rotter说:“《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幅画不单超越了传统美国肖像画的体裁,亦跨越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和文化。”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玛丽莲·梦露,1954年摄

沃霍尔创作“梦露”系列所依据原图片

摄影:bettmann/contributor

一代明星玛丽莲·梦露于1962年8月离世后,艺术家开始为她创作丝网印刷作品。他以鲜亮色彩刻划她的脸部并重复数次,但往往令五官略为歪斜。至1964年,沃霍尔发明了更精致细腻但又更耗费时间的丝网印刷技巧,并运用这种特殊技巧为这位好莱坞一代传奇创作了数量有限的肖像画。这一技巧在某种程度上与他知名的大量生产手法相去甚远,由于难度极高,所以他此后便不再使用。而这一画像亦成为绝响,永远烙印于艺术史中。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拍卖现场

《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在拍场以1亿美元起拍,引得藏家激烈竞夺,并很快打破安迪·沃霍尔拍卖纪录,以1.7亿美元落槌于美国藏家,加佣金以超1.95亿美元成交,超越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1.794亿美元成交),成为拍卖史上最高成交价的二十世纪艺术品。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1987)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美国艺术家之一,在2021年度,以3.48亿美元的总成交额,位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毕加索与巴斯奇亚。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预展现场

安迪·沃霍尔《枪击玛丽莲》以1.95亿美元成交

安迪•沃霍尔

提到安迪·沃霍尔,我们总要提到他那种有意的重复和单调性,比如他著名的《金宝汤罐头》和《玛丽莲·梦露》呈现出的稍作变化的千篇一律与艺术市场的传统是相悖的,后者把价值—金钱的与艺术的—置于表面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上。《现代艺术150年》中关于安迪·沃霍尔论述道:“他不创造自己的图式风格,而是模仿,这一决定具有社会和政治层面的意义。它既是对艺术界把艺术家拔高为无所不见的天才的一种杜尚式的非难,也是对在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世界中个体工人的地位不断消减的一种关注。”

据拍卖方相关资料介绍,画作的系列属性决定了其作品价值和影响力将只增不减。这5幅40英寸见方的玛丽莲·梦露肖像中,已有两幅曾于上世纪见诸拍场,《枪击红色玛丽莲》和《橙色玛丽莲》分别于1989年和1998年刷新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绿松石色玛丽莲》和《橙色玛丽莲》又分别在2007年和2017年以8,000万美金和2亿4,000万美金的价格私洽。唯一一幅从未易手过的《枪击淡蓝色玛丽莲》则是于1967年被时年20岁的Peter Brant以$5,000美金的价格收入麾下。

然而关于标题中的“枪击”这是源于一场危险游戏。1964年夏季,沃霍尔对电影的热爱促使他开设Silver Factory,随即吸引大批艺术家、特立独行之士和沃荷镜头下的超级巨星慕名而至。沃霍尔的工作室总是充斥着与别不同的访客,他们奇特的个性亦成为这位波普艺术家的摄影题材。随着Factory成为艺术传奇的一部分,几宗新奇事件也令沃霍尔的事迹更富传奇色彩。其中一件事发生于1964年9月底,当时艺术家桃乐丝‧波德(Dorothy Podber)到访Factory,她是Factory员工和沃霍尔摄影作品主角比利‧纳米(Billy Name)的朋友,上演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危险之举。波德步出工作室的升降机后,从手袋取出手枪,瞄准靠在墙上、沃霍尔刚完成的几幅40乘40英寸《玛丽莲》画作。

据艺术家杰克‧查普林(Jack Champlin)表示,事件源自波德对危险游戏的爱好。“在一次派对上,沃霍尔问波德‘我可以给你拍照(shoot)吗?’,她回答‘当然可以,但我也要拍你’,于是沃霍尔说‘那你明天上来吧’。原来她将拍(shoot)理解为‘枪击’,所以这是一件概念艺术品,玩游戏就是她的人生,她爱玩文字游戏。”

虽然有关此事件及其余波的说法各有不同,但包括《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在内的这批作品却成为沃霍尔传奇故事的历史见证。如今,玛丽莲·梦露已香消玉殒多年,她生前和身后的种种谣言都被遗忘。但那迷人且神秘的微笑,却因沃霍尔的作品得以永存世间。

(本文据佳士得资料、雅昌及澎湃新闻过往报道整理)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