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梅峰经历了一段坎坷的“找钱”过程。但他不愿多谈了,“因为特复杂,因为各种变化嘛”。
这同样和电影的属性有关系。像曹保平、薛晓路等“商业片”导演,已经在市场上证明了票房号召力,再想拍新片,往往很快就能得到大公司的资金。但是梅峰手上的“文艺片”剧本,不能保证商业上的回报。
最终给《不成问题的问题》凑齐800万的公司包括:《三峡好人》《美姐》制片人周强的公司“大庭广众”;《失恋33天》制片人、经纪人郝伟的“君为文化”;还有一家湖南的“好样文化集团”,那里的老板是梅峰的朋友。
这些公司之所以愿意“买单”,是看中了梅峰的编剧名气。“就是要我们,制片人,执行制片人或者包括我自己,都要去外面自己去用自己的说服力吧。让人家相信,还能拍出一个不错的东西。”投资人承担回不了本的风险,当然更加希望电影能够拍好,能够在艺术奖项上取得成绩——这样公司作品表就会更加好看,有利于在业界的发展。
演员的问题也解决了。范伟是第一个定下来的。他看了剧本,很快答应了。出品方之一“君为文化”旗下的演员,殷桃、张超、王梓桐加入进来。明星们收的片酬远低于参演商业片——同样也指望能拍出“代表作”。
实际拍摄的过程,相对来说就顺利得多。制片人做预算,计划要45天。梅峰拍了36天就收工了。他对于想要的东西都提前琢磨过。他跟摄影师描述,想要《小城之春》那种静态风格,对方就懂了。
一部据说“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电影在东京拿了大奖
趁着梅峰踏上东京电影节,《不成问题的问题》发了一支预告,一波海报和通稿。豆瓣电影页面出现了34条短评——来自梅峰的学生、朋友、媒体。
梅峰觉得,这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不错的“交待”。
26年前,梅峰从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国家安全厅政治部宣传科,在那里当了5年“小公务员”,直到考上北影的研究生。那5年他过得很痛苦,只有整晚阅读能得到愉悦。“就什么样的生活是你理想中的生活,这是我年轻的时候脑子里面一直挥之不去的念头。”他想到一个答案,“知识分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