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从“技术先驱”到“伟大电影”究竟有多远?(4)

2016-11-25 15:35: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所谓的“违和感”,也由此而来。

热点冷思考

创作者必须面对的现状———

电影,是创作者和观众共同拥有的逐渐流逝的时光

山鲁佐德

“电影是每秒24格讲述真实的谎言。”戈达尔的这句一家之言,关键词是“谎言”。

索尼公司把那套炙手可热的新技术命名为“浸没式数字影像”,用意明确,这是制造数字影像时代的“奇观”和“吸引力电影”,希望通过改变影院体验把新一代观众从网络和VR的领地里争取回来。《比利·林恩》里有一个段落,是男主角回忆他差点送命那天,在战场上和敌人贴身肉搏,摄影机贴得很近,镜头上沾了沙,溅着血,高清的3D画面胁迫观众以比利的视角跟上每一个动作,果真是身临其境的“生存,还是死亡”。可是,当大多数人表示这样的场面带来强烈生理不适时,我们有必要怀疑,这样的“逼真”是否符合观看的伦理?

李安觉得,能制造出浸没感的3D镜头应该被用在局限的内景,尤其特写,因为能制造真实的私密感。可问题是,“特写”本身是反真实的,它通过对“现实”的放大,深入表象真实所不可见的隐秘真相,这是对“真实”的揭示,而非再造真实。更进一步,电影这种形式本质上就是反真实的。

还是来说戈达尔。在他这辈子最自珍自重的作品《电影史》里,他明确抛出一个判断:电影是对不曾存在的事物的记忆,它生产幻想,用虚构保存真实,也用虚构对抗真实。是的,他说的是“对抗”,贯穿于《电影史》的命题是蒙太奇———电影最重要的能力是重复和停止。重复和停止都是反真实的,它们形成了电影的体系,也实现电影的使命:面对强大的真实,只能用去除真实来与之对抗。

当然,戈达尔发出这些雄辩的结论时,还是2D胶片电影的时代。随着数字时代来临,3D技术大刀阔斧地介入电影制作,电影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未可知。诸如“真3D”和“走进电影”这类口号,意味着观众和银幕的关系被改变了。借用朗西埃在《被解放的观众》里的表达:观看者从消极被动的身份里释放出来,在一个新的空间里,观看行为不复存在,观众和银幕、和表演之间的视觉关系被隐含到影像里,观影成为一种行动,观众不再是观众,他们不是被导演给予的图像所虏获,他们将变成活跃的参与者。

是枝裕和导演在他的随笔集里写过一句很动人的话:“创作者必须面对现状,探索怎样在新的场域里和观众缔结关系。电影,是创作者和观众共同拥有的逐渐流逝的时光。”在新的场域里缔结和观众的关系———这才是高帧率电影带来的真正挑战,也是电影表达有待开拓的巨大可能性。至于《比利·林恩》呢,大约就像一个武林人士得了一把不寻常的宝剑,却没有摸索到相得益彰的剑谱。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