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从无声到有声的跨越,电影技术的每一次变革经历重重阻力。第一部宽银幕电影《拳王冠军战》出现在1897年,但宽银幕电影的推广和发达要到1960年代以后,因为电影受到电视冲击,不得不以宽银幕大片的视觉奇观吸引观众重回影院。
第一部3D电影《爱情的力量》1922年在洛杉矶上映,但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诞生近百年的3D技术才成为大制作的标配。
数字电影出现于1980年代末,但多年未能撼动胶片的地位,戏剧性的转折出现在2011年,全球最重要的胶片生产厂毁于日本海啸,迫于胶片断货的压力,电影制作转向数字拍摄。
现在,电影面临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来自放映帧数的变化。李安以120帧/4K/3D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抢滩了电影表达的新大陆,拍出48帧《霍比特人》的彼得·杰克逊,正在制作60帧《阿凡达2》的詹姆斯·卡梅隆,这些人都是最先登岸的闯入者。
在电影界,一种新技术能否被接纳要经历三种考验:电影语法、大众审美和制作成本核算。高帧数电影会像有声片那样让观众满心向往,还是经历漫长的时光被接受?它将启发新的视听可能,开启电影全新的审美时代,还是徒有其表的理念?
现在看起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抛出了这些问题,却没有答案。
任何不能创造新的电影语言的新技术,都是纸老虎
都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李安还是熟悉的李安。是啊,宁可返回修罗场的小兵,和自我放逐的贵族少女、海上浪迹的少年、一生错爱的牛仔,是同一个人,在自我抉择的路口,孤身和全世界对抗,一条道走到黑。看起来很老实的李安,内心黑暗乖张,一点不老实。
但《比利·林恩》毕竟是不一样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要用这套卡梅隆形容的“白金标准”来拍这个故事呢?看热闹看门道的都热火朝天地讨论这套“顶级配置”的技术,却很少有人提问,《比利·林恩》非如此不可么?
回溯电影遭遇的几次重大技术变革,从无声到有声,观众一夜之间就接受了,除此之外,几乎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期。早两年48帧的《霍比特人》被抱怨画质像“高清电视”,现在要靠《比利·林恩》一部定乾坤,扭转长久以来的审美习惯,想法未免乐观。
一种特定的技术不能飞快地推广,症结并不在于观众的“习惯”。真正的原因还是在制作方,片厂要核算成本,新技术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金钱的投入。再者,技术终究要服务于内容,任何不能创造新的电影语言的新技术,都是纸老虎。
如果没有《阿拉伯的劳伦斯》这类荡气回肠的史诗片挽救危机中的大制片厂,宽银幕只是一种费钱又不实用的技术;如果没有《阿凡达》里3D技术对视听呈现大刀阔斧的变革,3D可能仍然只被用在科技馆的宣教片里。
可是要断言李安的一部电影能改变未来电影拍摄的思路,有点为难。“没有电影感”是句笼统的感受。观众更倾向接受胶片电影的颗粒感画质或24帧电影里写意的运动镜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留存下来并仍然在流传的,都是沙里淘出的金子。
所谓“审美习惯”,不过是因为看过了钻石,便忽略了矿坑。所以,新技术的困境便在于,用这种技术拍出来的电影不够好,且没有足够数量的好电影让技术升华成美学。
所以仅凭一部影片想要竖起120帧美学的大旗,是力不从心的。它的“怪异”观感不是因为过分清晰的毛孔和让人作呕的血迹,而是,当电影的结构和思路停留在2D的剧情片,浸没式数字影像制造了过分拟真的情境,于是我们错觉被摁在实拍现场,旁观一个接着一个的场景是怎么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