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去年出版图书总印数超百亿册
8月20日上午,2019年北京出版高峰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在会议上透露,2018年,中国出版图书品种51.9万种、总印数100.1亿册,分别是1950年的42.7倍和37.1倍;出版期刊10139种、总印数22.9亿册,分别是1950年的34.4倍和57.3倍;中国电子出版业起步于1993年,到2018年全国电子出版物8403种,发行量2.6亿张。
在郭义强看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始终是出版人打造精品力作的保证,始终是出版业永续发展的“传家宝”:“我们要减少平庸之作,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郭义强强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信息网络技术对出版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正在重塑出版发展格局。“在出版服务平台、集成性知识服务、专业数据库群开发等方面要加快探索,走出一条‘融出版’之路。”
观点
图书品质与传播是最核心问题
“图书的品质和图书的品种无关,我甚至认为图书的品种越多则品质越低,图书品种无限制地增多,看上去是作者、出版者的自由选择,实质上是一种很粗放的经营方式。”
8月20日上午举行的2019北京出版高峰会议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每个品种都能获得微利的情况下,出版者很难站在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而这又必将导致品种的进一步增高和平均印数的持续下降,因此,理性地控制品种是增进品质和提高效益的必要条件。
阎晓宏认为,图书的品质与传播是当前出版乃至文化领域最核心的问题。他认为,内容或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传播能力已经几十倍、成百倍地超出了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8月3日上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社区阅读分会场首站,在昌平区霍家营社区正式开启!暑期安全教育·小斐历险记读书会活动迎来小朋友们的欢呼。该场活动也正式拉开“图书节进社区”阅读活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