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资讯 > 正文

诗意的人生也是一种美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19世纪的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生在世,成绩斐然,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后来这句话被进一步应用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当中,而“诗意的栖居”是他思想精华的代表,同时也成为了他哲学的经典用词。

他们的观点让我思绪万千,慨叹不已。回到我们生活的这个日新月异但却物欲横流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工业文明的迭代更替,让原本自居为光荣的大地之子、幸福的生活在地球之上的人类远离故土,舍弃家园,只能任凭居无定所的心灵漂泊在任意的角落。人的心灵没有了依赖,心灵就失去了它的原乡,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的精神和心灵逐渐的被异化。人的灵魂该如何安顿,人的心灵能否重归精神的原乡,人如何才能更好地诗意地栖居在原本属于他的家园之上,这成为了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难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但也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而最初提出这种思考的就是美学和哲学。下面我想将书中重要的美学时期和思想家们的观点与以上这些问题相结合,谈一谈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西方美学史》以及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当越来越多城市岛屿上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消费品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当机械和重复的工作占据了人生活的全部时,枯燥、乏味、无聊便挤满了人整个的生存空间。人的感性和人的理性相脱节,人开始越来越对自然界的美丽无感。春花,秋月,夏云,冬雪,这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具有天然美感的事物,已经很难亲自用自己的感官捕捉到它们的美,由此番景象生发的千载诗篇佳作,对我们而言只是味同嚼蜡,无法身临其境,更罔谈感同身受,这些鲜活、热烈的感受也就只能停留在纸上,却无法从文字间延伸。一切都变得千篇一律,碎片化成了人生活的常态。

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依我之见,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入情入理。因为我们已经很难从现实生活当中体会到原汁原味的美感,我们原本清亮的眼眸,再次被阴霾所蒙蔽;它蒙上了灰尘,被现实的利益和眼前的苟且所掩盖。但是我们是需要美的!需要重新去认识美、体验美,让美走进我们的心灵,让美学照亮我们的人生,我想这应该是此书最的核心要义。下面我想就书中所谈到的西方美学的一些关键时期和各时期美学的特点谈一下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首先是古希腊美学。古希腊是西方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源头,作为西方精神的原乡,古希腊在西方的艺术文化和哲学思想领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古希腊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哲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等,他们的哲学观念对后来美学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众所周知,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它是鲍姆嘉通在19世纪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概念,而古希腊的重要思想就是现代美学的重要来源。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每一本书进行了系统的哲学思考,从而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古希腊美学带给人的深沉的思考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曾经提出:以数字为美,数字成为了美感的所在,成为了美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件事物美丑与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数的规律和规则,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黄金分割原则,它就是根据数字的原则来衡量美的。除此之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长短高低相结合、节奏和韵律有利于对于音乐美感的产生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古希腊重要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最完美的音调相排斥就会产生最美的音符”,所以在那个时期,宇宙和人是和谐共生的存在,人和自然相互和谐共生,人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感受世界的美,时间也以美的方式向人展现它独特的魅力,人没有离开故土,更没有离开家园,人能够体验美,从而接受美。

其次是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是朗加纳斯,他的“论崇高理论”第一次提出了人精神的崇高。在古罗马时期的奴隶社会中,奴隶成为了主人的私有物品,他们丧失了人的尊严,受到来自奴隶主的压迫和剥削。郎加拉斯作为下层的平民知识分子,他对于这种现状极为不满,于是他在论崇高理论中,通过对古希腊艺术风格的强烈赞美和对希腊艺术的真诚歌颂,来展现人尊严的崇高性。他认为希腊艺术最重要的美就在于:希腊艺术的崇高是人的崇高,是人精神的崇高,是人思想的崇高。除此之外,他认为崇高的五种来源分别是:“庄严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和“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崇高是人精神的崇高,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只有在崇高中,人的尊严才能被重新唤起。

阳刚之美,相比于阴柔之美来说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美。希腊艺术的阳刚、积极和乐观深刻地影响了郎加拉斯美学思想的形成。这种崇高的美,阳刚的美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在人的身上,它会幻化成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宝贵的人格品质。它会引领个人追求自由,反对压迫和剥削,激励着人用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质与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相斗争,以此来看,这样崇高的美学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是超越时代的,是极富于觉醒意义的。

接下来是欧洲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领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思想领域。上帝成为了衡量一切美感标准的支撑和重要来源。上帝的美就是最高的美,所以经院哲学家们都试图通过上帝来引导一切世俗标准意义上对美学的评价,比如托马斯阿奎纳和奥古斯丁,他们的美学思想基本都代表了神学思想。他们通过上帝的名义来讲美学:上帝是美的,因为上帝是美的,所以事物才能够有自己的光辉。自然界万物普照之下的美,花朵的美,树叶的美,心灵的美,这些所有的美有一个最根本的来源,他就是上帝。他们的观点是在神的光辉的普照之下,万物皆展现出神的美,一个人高贵的关键在于人是上帝的子民,人的高贵是因为上帝的高贵。但这认为这些说法压抑了人的情感,阻碍了人情感的升华,严重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生存的意义,所有与人有关的一切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上帝的印记,这里的“人”变成了上帝的奴仆。由此可见,中世纪的美是上帝的美,而不是人的美。

出自于对人尊严的坚守和对人价值的追寻以及个体对于自由的渴望,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和思想家们在思想艺术领域,借着上帝的名义和美学的方式,对思想进行重新变革。在人神对立当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普遍支持人。他们认为人内心的感知,人精神的崇高,人的七情六欲,人所有的爱恨情仇等等都是人尊严和价值的体现,都不应该被抹杀。知识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确立人的价值,美不应该成为上帝的独有物,美是人的美。由此可见,在面对神学大权的压迫时,这些知识分子们毅然决然的将审美的标准还给人,使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自然艺术的美,感受到人身上的独一无二的美,感受到人作为独立鲜明个体的美。

提到西方美学史,另外一个高峰绝对是德国古典美学。康德、黑格尔、鲍姆嘉通,这些美学家使美成为主导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康德提出审美但不涉利害,美的无目的性和目的性,审美意向是人凭借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最高体现。他把人从机械的外在自然拉回到现实当中,使人能够在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人的理性固然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在这个世界生活,给人提供物质基础的支撑,但是人也应该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不应该仅仅像动物一样盲目的求生存、为了生存而生存,人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存在。人能够创造诸多审美意象,艺术作品等等,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精神的需要。

在对整本书中所涉及到的西方美学的重要时期的理论有了大概了解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美学对于人的生存和社会生活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被压力折磨,被困难压垮,拖着乏累的身体和无助的心灵回到家时,我不禁在想,人生在世,难道仅仅为了五斗米而苟活吗?当然不是。艺术的人生,诗意的人生是另外一种更美好和充实的人生选择。

我同样可以选择徜徉在美学的天地当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可以滋养我干涸的心灵。在闲暇的午后,我可以泡一杯清茶,舒服的躺在摇椅之上,翻开一本美学著作,静静的去体会思想的美。夕阳西下,当湛蓝的天空开始出现橙黄的颜色,火烧云一层盖着一层的漂浮在天空当中,我可以漫步在林间的乡间小路上,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看到路旁的野花绽开了它从未有过的小小花瓣,那花瓣颜色淡黄,舒展地伸着懒腰,一路上,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映入我的眼帘,如诗如画,这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够发掘和感悟美的眼睛。美的眼睛对于我们体验美、欣赏美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样的眼睛,我们的心灵从此不再被灰尘和阴霾蒙蔽,我们的眼眸愈发明亮,我们能够看到,万事万物生活在大地之上,自然有它独特的生长规律。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美学带给我们的。

我们应该用美学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万事万物,不要带有任何功利性的色彩和功利化的目的,诗意的人生也是另外一种绝美的人生,它值得我们去用心的体验,值得我们去用生命去感悟。生活或许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去静享这些独特而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的事物,也能够滋养我们的精神,安顿好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和疲惫不堪的心灵。我们需要美学,我们需要艺术,我们更需要美去平衡我们和我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矛盾。美学永远是我们精神的净土,它也应该成为我们精神的一剂良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让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得到实现,我想这也就是这本《西方美学史》带给我最大的思考所在。(作者:连一行)

(责任编辑:张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