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小镇青年”文化偶像流变:从孔子到曾国藩到马云

2019-01-02 10:21:32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小镇青年”与文化偶像

2018年伊始,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两个不容忽略的群体:一个是从时间上划分的00后,他们这一代从2018年开始,已经步入成人世界;一个是从空间上划分的“小镇青年”。

我国地方行政区,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到村一级,则不是国家公务员。乡镇属最基层行政机构。全国四万多个乡镇机构,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下延的根茎末端。其中镇数量最多,重要的镇,一般也是县政府驻地。小镇,可以看做文化的树根,而城市,则是文化的花果,两者血脉相连,却又差异明显。

除49个一二线大城市外,大抵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行政区的青年们,都可被视为“小镇青年”。不同于上世纪的一代还有种地的经历,互联网时代的“小镇青年”,大都告别了农业,有的在镇里谋事,有的到省会大城市打工。由于文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他们更敏感于看到差异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着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偶像。2003年,国内有媒体票选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入选者是鲁迅、金庸、钱锺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当年这份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的名单,可见那时候的社会文化风气和投票者的精神世界格局。十五年过去了,若再次票选,二十世纪留下来的这十个名字,也许会换掉一半以上。

如果上溯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呢?票选清朝文化偶像,身为臣子的曾国藩,恐怕要排到主子阵营的小玄子康熙爷前面去。而四阿哥雍正帝,靠着穿越剧的男主光环和故宫淘宝的魔性卖萌,或许要比他的祖宗后代更得新时代青年喜欢。但三十年前还不是这样,1991年,郑少秋、赵雅芝主演的《戏说乾隆》热播的时候,大家都瞩目乾隆皇帝这个风流倜傥的“大猪蹄子”。文化偶像是随着时代的精神需要而不断变化着的。

“小镇青年”这个崛起的群体,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偶像体系,他们人口众多,奋斗力惊人,也就更容易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们学习偶像,直到自己成为偶像。在潜移默化中,文化的河流不断为他们的成功而改变着自己的进向,他们心中的偶像人物,也逐渐成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追慕的文化偶像。

孔子:“小镇青年”成为所有人的文化偶像

上古三代的“偶像”,更多体现在宗教意义上,那时候,天帝在天上不响,人间由天子打理,各种学问都在官府,民众只管种地织布。天帝、天命、天子,是人所崇拜的对像,是神秘而应该恐惧的存在。即便艳羡,也绝不允许效仿,那是僭越,是死罪。

文化偶像,则是允许被效仿,甚至可以被超越、被取代的。这是文化的积淀性、演化性决定的。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春秋战国时代,普通人有受教育,被文化影响的机会,才有了文化偶像的需求。创造文化偶像的祖师爷,大概是孔子。孔子是“小镇青年”奋斗成功的典范。他早年丧父,家境衰败,自承“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管理过仓库,当过放牛郞。为了学而优则仕,他好学不厌,被公认“博学”。这样的奋斗者,才需要偶像的激励和召唤。他的文化偶像,是周公。

孔子为何选择了周公?因为周公是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者,而孔子是礼乐制度坚定的拥护者、学习者、传承者。韩愈《师说》里讲,孔子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苌弘、师襄精通音乐,郯子、老聃懂得古今之礼。孔子绝不是去向老聃学“道可道,非常道”双押RAP的,而是“问礼”。他学习礼乐,就是向偶像周公不断迈进的节奏。虽然孔子从政是失败了,但他在模仿文化偶像的道路上学到的礼乐知识,成了他转型搞“知识付费”的文化资本。于是,他成了一个新兴行业(就当时而言)——民间教育业的导师。

直到有一天,这个第一代“小镇青年”的名字和他梦寐以求的偶像永远地在一起了。他们被后世合称为“周孔”,成了两千年名教的代名词。

孔子的成功,激励了后世更多“小镇青年”奋斗者。“国民老周公”,是贵族出身,背后毕竟有爹可拼,有家族可靠,但孔子一没拼爹,二低起点,比周公更具效仿价值。他本人因此取代了自己树立的偶像周公,成为后世“小镇青年”的文化偶像。出身贫贱、私淑孔子的孟子,就是学习标兵一枚,最终得以配享孔庙,与孔子相提并论为“孔孟”。这与当下的粉丝期待与偶像合影留念上热搜,心情是一样的。

“小镇青年”文化偶像流变:从孔子到曾国藩到马云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2011年1月

诸葛亮、关羽:帝国时代制造的文化偶像

孔子作为“小镇青年”奋斗神话的第一代文化偶像,其影响力之大,贯穿了整个中华帝国史。即便到“打倒孔家店”百年之后,也未见完全消亡。不过孔子的好学,使他晋身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那些读书做官的成功“小镇青年”,参加考试需要代圣贤立言,熟读孔子,是必修课。而广大未能“学而优则仕”的“小镇青年”,文化活动就是在茶馆听个说书讲史,这些人,需要新的价值体系让他们有个念想,于是增加了从民间知识系统发酵而来的文化偶像:文有诸葛亮,武有关羽。

对于大一统的帝国来说,孔孟的“原罪”,是不忠。孔子周游列国,干七十余君。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朱元璋听了气得要罢免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孔孟毕竟身处思想相对自由的轴心时代,有与帝国价值观不相符之处。帝王更希望广大民众愚忠愚孝,方便其思想管理。同样身处乱世的诸葛亮、关羽,其忠义就是帝国时代普通人的品行标本。

作为文臣的诸葛亮,得到了史学家陈寿的褒奖,称其与管仲、萧何相当。然而应变将略,陈寿认为非其所长。孔明如何变身后世“多智而近妖”的诸葛神算?民间自有民间神话偶像的方式。一个成功的人物,世人往往将其成功讲得更容易、更轻松,以此凸显其高人一等,天命所归。例如武林高手可以寸铁杀人,一招毙命,厉害是厉害了,但众人无从学起,没有模仿的空间,反而成不了偶像。一个失败的人物,世人若要推崇,则只能将其失败讲得更加艰难,更加曲折,更加无辜,因此智慧在这个曲折过程中反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事业的失败,反而成就了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之智慧的成功。

诸葛亮成了民间集体智慧的“箭垛式人物”,这些谋略术数在《三国演义》中得以全面展现。据说清兵入关,便是拿《三国演义》当兵书用。古今乡镇,少不了熟读《三国》的人物,他们也许考不上科举,或无意出仕,但智商不低,身为塾师,心怀天下,时时以卧龙自喻,外号一般也与诸葛亮沾沾边,如“加亮先生”“今亮”,《白鹿原》中那位神奇的朱先生,也属此类。

同样,关羽也非三国最武勇的将领,但因为忠义项上拿了满分,成了历朝历代推崇的“武圣”。明朝清朝,警察黑帮,都拜关公,真正黑白两道通吃。空有肌肉没啥文化的乡镇小混混们,更崇拜关二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大哥的。日本学者渡边义浩在《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中分析,因为中国历史上晋商的崛起,关羽还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这位败走麦城的失败英雄,以“父凭子贵”的方式,靠着后代乡党争气,竟万古流芳。作为财神的关羽,现在还在全球华人各商业街小店的壁上挂着,承受人间无数的电子香火。

“小镇青年”文化偶像流变:从孔子到曾国藩到马云

《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日]渡边义浩著,李晓倩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8月

王阳明、曾国藩:转型时代成功典范的文化偶像

民国后,孔子等人的影响自然还在,但科举已废,冷兵器战争结束,赚钱也不再依赖关公保佑而是重在运营管理。孔子、诸葛亮、关羽,虽然各有让人敬仰的素质,但都属于“失败的英雄”。这些理想主义者,在世间往往很难有“完满无缺”的幸运,如果时代没有发生剧变,偶像的失败也是抚平广大失败者的安慰。但晚清民国的巨劫奇变,中国人对文化偶像提出了新要求,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能生存、能发展、能挽救、能成功,是更重要的考量标准。

两千年的时间积累,总会诞生一两个“天不时地不利”但仍能成功的幸运儿,虽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终能修成正果,垂为衰亡时代的成功学典范。例如“明朝一哥王阳明”。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直被热读,作者极力推崇王阳明为大明第一人,这大概是如今“王阳明热”的助因之一。王阳明的成就,的确有其不得不被承认之处。“此心光明”的立德,平宁王乱的立功,创心学《传习录》的立言,件件符合三不朽的传统,活着的时候,比在陈绝粮的孔子风光。

王阳明的地位,就是在孔子被不断赶下神坛的晚清民国建立起来的。甲午战争,中国败给同样曾被列强入侵的日本。日本维新的成功,恰恰成了中国翻身的启示,有志之士纷纷赴日,考察自强之道。阳明学在日本的维新中,曾发挥过强大的精神作用。晚晴的启蒙思想家章太炎、梁启超一致认为,日本的维新,王阳明的学说是其先导。晚清的革命党人,如陈天华、孙中山、宋教仁、胡汉民、汪精卫,都曾研习过阳明学。这股风气,至今不衰,王阳明的传记及其《传习录》,给期待翻身的“小镇青年”带去“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精神动力。

“小镇青年”文化偶像流变:从孔子到曾国藩到马云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5月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