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电视剧“出海”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电视剧“出海”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2019-07-25 10:03:13 卞芸璐 光明日报

原标题:电视剧“出海”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近期,国剧出海传来捷报。7月1日起,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陆续上线海外多地,除了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更在Viki、Amazon和Youtube以“付费内容”形式登陆北美地区,这是出海国产剧首次进入包月付费区。国剧开始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国际买家一改观望心态,未播先购、同步上线成为合作的优选模式。这种变化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影视行业国际化水准逐步提升,国剧“出海”已从影视行业合力攻坚的难题,成为大体量国产剧多元发行的“必选项”。从《生活启示录》《鸡毛飞上天》《小别离》等现实题材佳作在海外多国走红,到《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等传统文化题材在国际流媒体网站热播,国剧以稳增的输出数量、多元的创作类型和质量突出的排头作品,培养了规模初具的海外市场。

不过,在喜人的成绩背后,国剧“出海”暗藏的文化隐忧也不可小视。相对于国内剧集播放部数及进口剧集数额,国剧出口数额占比不大,还没有积累起相对固定的海外消费群,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有限。尤其是在近一两年来,虽然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优质作品是国剧“出海”的领头羊,但也有部分缺乏文化底蕴、偏离现实生活的“悬浮剧”夹杂其中。这些作品或单纯追求“爽感”,或一味渲染“甜”“虐”,或仅仅把“中国故事”图解为一些简单粗暴的情感故事,如若过度输出,不仅无益于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文化误解。

影视作品无论是服务国内观众还是面向海外市场,都要完成经济层面和意义层面两个循环。具体到国剧“出海”而言,一方面要积极提高发行能力,完成从“送出去”到“卖出去”的跨越;另一方面要做好作品甄选,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就目前现状看,发行层面的壁垒逐步打通。近两年,国剧通过渠道拓展、合作模式探索,开始从“出海探险”走上了互通有无的正轨。但就实际落地的反馈情况而言,什么样的国剧出海,才能吸引更多海外剧迷,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不可替代”的艺术地位,进而为世界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影视之窗,从业者还处在摸索中前进的状态。

关键词:

相关报道: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