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西溪的好,在于野趣,这个春天我替你去看了看

西溪的好,在于野趣,这个春天我替你去看了看
2020-03-31 17:15:45 蒋瞰 澎湃新闻

原标题:西溪的春天,我替你去看了看 

先是蜡梅谢了红梅开,山茶、结香开始点缀寒意尚在的初春。前一刻还在说等柳树发芽该有多好看,一夜之间就给了你桃红柳绿。然后,就进入了分不清李花、杏花、樱花的仲春,白玉兰紫玉兰一茬一茬,垂丝、西府海棠、紫荆花妆点了街区小道。

对于春天,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别人说”突然进入时序里的。

西溪的好,在于野趣。本文均为 蒋瞰 图

西溪的好,在于野趣。本文均为 蒋瞰 图

黄历上说,春分到了,那就是春天了;有人说,西湖边的樱花开了,那就是春意浓了。而我们自己,多多少少是很“清高”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太子湾公园我是不去的,人挤人。西溪湿地都是外地人去的,不凑热闹。西湖不去了吧,没地方停车。

所以,家住杭州五常街道的摇橹船工,今年的重大发现是:来西溪湿地游船的,变成了本地人,或者是杭州附近的,都是“杭州人游杭州”。

为了促进消费,以及专治憋不住的人,杭州免费开放了多数原本需要门票的公园,西溪湿地就是其中之一。

游园赏春,多半要慢悠悠的,才对得起这些偷来的时光。

清晨,工作人员撑着小船,在西溪湿地清理河道。

清晨,工作人员撑着小船,在西溪湿地清理河道。

我在湿地腹地找了一家酒店,住下,不是早有人指引了么:“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家周迅也住过的精品酒店,几乎是在客人的催促中恢复营业的,价格坚挺,不加入狂促队伍。前两次去,都是苍茫凄凉的冬日,今日能看到盎然春意,难免欣喜,就像每次看到万物中出现新的颜色。两天都见到同一波客人在户外喝下午茶,酒店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说他们天天来晒太阳。

准备入住前,咨询了酒店,是否需要提前预约,有无出入园时间限制等等。西溪湿地在地理位置上更偏,占地也更大,也因此,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对它依然陌生,不知道该往哪个口子进的时候,还怪它指引不清。想来,西湖不也是如此——外地人问我西湖怎么去的时候,也很难明确一个位置告诉他这就是西湖啊,就是个开放式大景点啊。

入住当日,由酒店安排下午游船。从龙舌嘴码头上船,酒店私人码头登陆。一搜摇橹船最多坐6个人,一趟行程约50分钟,船票由之前的200元涨到300元。每个船工身上都佩戴对讲器,拐弯的时候通报路况。不过现在都不需要,一艘船承包半个湿地,对面偶有船来,反倒觉得美好。

由酒店安排的摇橹船,附赠一份下午茶,和明媚的春光正相配。

由酒店安排的摇橹船,附赠一份下午茶,和明媚的春光正相配。

西溪的好,在于野趣。河网沼泽稠密,船头一扭又进入了新的水道。问船工这些茂密到可以遮天蔽日的植物叫什么,他脱口而出“杨柳树”。无论是垂下来的柳树还是倒挂着网上的杨树,都属于杨柳科,而全世界杨柳科共有650种。至于什么是“科”,今天看到一个形象的比喻,植物学里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可以分别对应“地球、亚洲、中国、浙江、杭州、城区、街道”。“科”就是“杭州”这么一个概念,城市之于星球。

关于杨柳树,还有些有趣的事。

到底是杨树、柳树还是杨柳,这种纠结在古诗文中不存在。“垂柳”就是“垂杨”,“杨花”就是“柳絮”。有人认为“杨”与“柳”是同一种植物,“顺插为柳,倒插为杨”。也有人风流天子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也有人按照李时珍的解释,“杨柳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而送别诗词中的“杨柳”应是指柳树而言,所以也说“折柳枝”。

穿过河道的船

穿过河道的船

在快要上岸前,钢筋水泥开始出现,它们是西溪艺术集合村的房子。西溪湿地早年有很多标签:《非诚勿扰》拍摄地、艺术村、杭州市引进的艺术工作者的别墅……虽说要成为第二个直岛、丰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中最著名的两个小岛),但也不能否认艺术的扎根和传播。艺术村不对外开放,除了其中的莲美术馆。一个地方私人美术馆的数量和质量,很能彰显该地的文化和经济实力,比如在日本,除了国立艺术馆等大型必去打卡点外,经常走着走着,就是一个私人美术馆,小而别致,展出主题也很集中。

在酒店私人码头上岸,提回了没吃完的坚果、牛轧糖,没敢多吃,因为晚餐有时令春菜。

春菜这个东西,苏杭向来最热衷。借着老天给的丰富物产,以及祖上传下来的富庶,苏杭人的嘴就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刁一些。我有个厨师朋友,疫情稍稍解禁的2月就憋不住和团队从苏州一路北上到扬州,走访了一圈菜场,拎了拎世面,回去后就设计出了本季新菜。这次也是,我所在的酒店已经端出了“青笋步鱼”这种鲜掉眉毛的菜了。

步鱼是西湖里的,吃的是水里头一种长得像韭菜的水草,也喜欢把家安在水草里头。每年三月,步鱼开始露头,四五月多一些,五月一过量就又少下去,所以,能吃步鱼的时间并不长。

步鱼鲜美。1956年,当时的杭州市饮食公司召集十位杭州餐饮界顶尖大厨,组织了一次杭帮菜鉴定会,评选出36道杭州名菜,春笋步鱼就是其中之一,和有名的西湖醋鱼、东坡肉等齐名。

木守西溪酒店的时令菜:青笋布鱼

木守西溪酒店的时令菜:青笋布鱼

青团是春季菜中从不会缺席的主食,变来变去的就是样貌和馅儿。无非是扁的还是圆的,有没有尖尖儿,图的是个形象。而馅儿,就不要花样太多了,像每年尴尬得不行的月饼大赏就太喧宾夺主了。我喜欢酒店里那几只猪油麻心馅儿,不是什么耀世美味,却是最本分的青团。

而艾草,就是这会儿地上直接摘的时令植物,西溪湿地公园里多得很。

艾草,西溪湿地公园里多得很

艾草,西溪湿地公园里多得很

出酒店右转,是龙舌嘴摇橹船码头,左转,就是西溪湿地公园樟树码头入口处。第二天早上,我们直奔公园,说是呼吸新鲜空气,也落得清静。三三两两有些快走的老年人,若有闲情,可以一路摘艾草。从现在挤出汁水做青团,到端午艾叶挂门上驱邪,三两个月都很有存在感。

我们走的是西溪湿地最晚开发的部分,人们常以其中最著名的“洪园”作为代名词。这洪园,就是明代尚书洪钟晚年归隐后造的园子。

洪家最有名的当数写《容斋随笔》的洪迈,和清代卓越的戏曲大家洪昇,写过《长生殿》。也因此,索隐派的土默热有过一个“《红楼梦》原型就是西溪湿地”的推测,并指认洪昇是作者。高庄(西溪湿地另一处景点,康熙老师高士奇的宅子)甚至还建了个红学馆,推介土默热红学。考据肯定是有模有样的,可以当一个故事看看。

这些洪家的园子也都很野趣,牌坊新得发亮,房子没几间,导览倒像是个点缀,在偌大的西溪湿地公园里,只能算是景点,没法说成故居,还好,百花争艳倒是有点眉目了。

每年春秋是西溪湿地最热闹的时候,春天是“花朝节”,秋天为“火柿节”。花朝节这个从南宋时期就有的节日,主旨就是大家一起去看美美的花,仿佛现代版《镜花缘》,时令一到,百花下凡,不得抗旨。

桃红柳绿

桃红柳绿

到那时,眼下颇为叫人兴奋的樱、李、杏、桃都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一部分已谢,被人换成了牡丹、芍药、月季、蔷薇、杜鹃、鲁冰花、龙柱碧桃、紫罗兰、花毛茛、冰岛虞美人、大花飞燕草、小丽花、薰衣草等。百花开,自然要赋予人为的活动,才称之为“节”。其中,祭花神是花朝节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先不说经此一疫,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是否有所升华,我则联想到《镜花缘·四十四回后再出发》中,“至小蓬莱,小山、若花上岛寻唐敖。将至镜花岭,由樵夫处得唐敖书信,改小山名为闺臣。 越过岭,见镜花冢。至水月村,入泣红亭,遇女魁星,亭中有一碑,镌百位才女姓名”。一百个才女就是一百种花,虽然后来被作者写成了一百个学霸,但场面还是美好的。往年我们会去日本看樱花,自称樱奴,其实,花都是一样的花,你所爱的不过是气氛和更谦和礼貌的身边人。今年应该是哪都去不了,不如就看看身边的美好吧。

西溪湿地有三条堤岸,寓意福禄寿:福堤在最东面,绿堤适合夏天,荷叶张挺,荷花盛开,寿堤最长,在最西面,就是我们走了一个来回的长堤。回来的时候,看到一块石碑,写着一句大白话:生活真好。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