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火把广场举办的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活动现场,演员们载歌载舞,为游客献上精彩演出。新华社记者龙泠宇摄
探访古街古寺,领略地道风物,饱览湖光山色……随着近期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来四川西昌大石板古村观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座邛海边上的小渔村又“火”起来了。
沿着大石板路拾级而上,正前方映入眼帘的螺髻山层峦叠嶂,背后则是西昌的城市湿地——邛海,街道两侧大小商铺、民宿林立,游客熙熙攘攘,古村热闹非凡。
眼前此景令大石板社区党委副书记尹俊感慨不已:“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昔日繁华的小渔村又回来了。”
大石板古村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始建于明代,有600多年的历史。
“以前这里水运发达,是商贾云集之地,街上旅店、马店、茶馆、商铺一应俱全,还建有灵鹰寺、五省会馆、川蜀庙,人文底蕴深厚。”尹俊告诉记者。
随着时代发展,茶马古道、水运逐渐没落,大石板古村“从昔日的物资交易重镇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渔村”。
2019年,四川省启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2020年,古村以新成立大石板社区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乡村振兴一期项目随后启动。沉寂了几十年的古村,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昔日古朴的村容村貌得到重塑,古寺、古道、古宅“修旧如旧”,由古宅改造而成的大石板乡村振兴学院成为开展传统文化培训和人才培训的场所;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以内的老百姓全部搬进了古村。
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再加上自然人文景观得到修复,古村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村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大石板社区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龙头,引进多家知名民宿品牌,并鼓励老百姓把拆迁安置房、闲置集体资产利用起来,修建民宿和餐厅。
“归心12间”是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民宿,由村里闲置旧房改造而成。“我们这家民宿地理位置好,能远眺邛海。最近旺季一房难求,几乎每天都爆满。”民宿工作人员王晓庆说,民宿开业两年有余,截至目前纯收入达到102万元。
穿上彝族传统服饰,在灵鹰寺的橙墙青瓦前拍套民族风情写真;观赏民族电影,品尝西昌美食,在清凉夏日加入火把节狂欢……近年来,大石板古村积极开展各类人文活动,开发多元业态,不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古村落吸引了游客,返乡创业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多。27岁的周创新是一名摄影师,今年年初从外地返乡,创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提供民族服装租赁和旅拍业务。“大凉山的民族风情很吸引人。火把节期间一天我们就能接到40多单,快忙不过来了。”周创新说。
产业由传统农业、渔业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大石板古村目前共有232家民宿、85家餐厅、38家旅拍门店,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带动村里1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平均每户年收入超3万元。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