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消费全面恢复
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报告》指出,夜间消费需求已全面恢复。夜间经济市场基础稳固,大众夜间出游意愿达到95%。今年前8个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组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中,今年前8个月,夜间游客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游客量占全国夜间游客总量的21.4%。
据统计,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和夜间消费占比均已超2019年。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所增加。
夜游产品需求有增量。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夜游产品销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92%,登高观夜景、夜间光影秀、游船游轮、街景夜游、演艺演出、美食酒吧、博物馆夜游等夜游新玩法受到广大游客喜爱。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预订夜游产品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
景区依然是夜游的主要场景,《报告》指出,2023年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为56.74%,是2020年的2倍多。文化场馆夜游的常态化需求已经凸显。2023年“5·18”博物馆日,有1/3的一级博物馆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报告》预测,今年全国夜游市场规模将达1.57万亿元。
2.消费场景持续丰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夜间休闲和消费活动古已有之,而正式导入夜间旅游、夜间经济的概念,并形成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实践不过近5年时间。
5年来,夜间旅游从理论探索到政策实施,再到夜间休闲的市场实践,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社会实践的创新过程。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开始被唤醒、被满足、被创造。18时至22时被称为夜间经济的“黄金四小时”。以住宿地点为圆心,周边6公里的街区、商圈和文博场馆被称为“白银六公里”。夜间消费场景持续丰富,除了KTV、餐饮、购物,还涌现出沉浸式演艺、剧本秀、光影秀、音乐节、汉服游园等新的体验项目。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