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教育 > 正文

立德树人应是儿童戏剧的“美育”核心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舞蹈、戏剧、影视”正式纳入课程标准,凸显了国家对“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视。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美育已经和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门类中,儿童戏剧是既能体现“美育特点”又能传递“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这是因为,美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儿童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其具备丰沛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儿童戏剧具有体验性、启发性、趣味性、游戏性等特征,与美育偏重精神内涵的特质相契合,又与美育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具有内在一致性,从而使儿童戏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美育价值。

承担社会使命

完善儿童人格

纵观儿童戏剧的发展,作为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其在发轫之初就与育人使命和承担社会责任息息相关,抗战时期更是义无反顾扛起民族救亡的大旗。当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抗战剧作家,如叶圣陶、于伶、董林肯等,他们创作出了一批儿童戏剧,彰显出“与苍生共忧患”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说,百年来儿童戏剧一直把这种深刻的家国认同和历史担当深铸在艺术品格里。

美育是美感教育,也有人认为是审美教育,无论如何其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儿童戏剧,尤其是红色戏剧一直承担着社会责任,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重点打造的《报童》《新安旅行团》《送不出去的情报》和《红缨》等,通过烽火岁月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等来培养和建构儿童的理想人格、高尚情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当下,“立德树人”就儿童戏剧而言,还有造就独特个性和完善人格的时代新使命。经典儿童戏剧《马兰花》传递出的善良勤劳等传统美德在人格完善上永不褪色;被反复改编重排的《国王的新衣》,让孩子在欢笑声中认识诚实的可贵;如梦似幻的《儿童奇缘》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这些剧目均是以美熏染人,以美引导人。还有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专门为自闭症、脑瘫等特殊儿童引进的一系列沉浸式戏剧,如《暴风雨也不怕》《温柔的巨人》和《可爱的农庄》等,将“平等”概念植入孩子的内心,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舞台上的主角。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崇感性教育

前已提及,美育是感性教育,即探索和延展与理性相协调的丰富的感性世界。美育重视人的心灵体验,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成果和历史积淀,能够滋养人的心灵。在这方面,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是一个范本,该剧场开发了多个传统文化系列体验项目,如“宝贝爱中华”系列、“宝贝看非遗”系列和“宝贝来看戏”系列等,不但有反映藏族、苗族、蒙古族和哈尼族等民族文化的舞剧,还有布袋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狮王争霸杂技剧等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目;也有中国传统戏曲如京剧、昆剧、越剧、河北梆子等剧目。这些剧目内容丰富,儿童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近距离去体验。与有故事逻辑传统的儿童戏剧不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这些系列剧目把“感觉”放在了“逻辑”之上,淡化了矛盾逻辑,回归视觉美学,带给儿童观众细腻又新奇的审美体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这正与美育对感性教育的重视相契合。

拓展美育空间

创新表达方式

进入新世纪,信息时代来临,进一步展现了科技的力量,为儿童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过去困囿于道德冲突的儿童戏剧已经难以满足儿童成长发展的要求。拓展新的美学形式,创新表达方式,丰富儿童的认知,已经成为当前儿童戏剧的重要课题,美育必须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儿童戏剧要挖掘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实现以美育人;另一方面,儿童戏剧要借助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科技等技术手段,创新儿童戏剧的表现形式。如儿童剧《嗨!大鲸鱼》通过3D背景和灯光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梦幻的海洋世界,舞台上各种神秘的色彩斑斓的鱼儿游来游去,观众如同置身水下世界。《地心游记》在舞台上再现了火山奇观、地下岩洞、地下水流、萤火虫洞以及地心大海、沙漠丛林等丰富多样的地下景观,还会在观看过程中营造漫天飞雪的效果。《浮游直上,人类飞行梦》则以前沿视觉科技为依托,将机械动力与视觉享受结合起来,给儿童观众呈现飞机进化史。而《玛丽糖果屋》则将科技从视觉延伸到嗅觉,有4种不同气味会在演出中变化,让孩子能感受到“森林”“海洋”等不同的味道。科技的进步使儿童戏剧正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将内容延伸到宇宙、海洋、地心等新的领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人生境界,使儿童戏剧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言以蔽之,美育督促当下的儿童戏剧创作以开放的视角、包容的心态去拓宽创作题材,丰富创作风格,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给他们以美的引领、心灵的抚慰以及面对世界多元化的胸襟。但儿童戏剧的“美育”核心和本质仍然在“立德树人”,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审美观,健全他们的人格,净化他们的心灵,这才是美育的价值所在。当前,大众文化审美趣味的滑坡同样影响到儿童戏剧,有的儿童剧一味追求视觉审美和娱乐效果,将舞台变为“儿童乐园”,或者为博孩子们一笑,堆砌网络恶俗用语,美丑混淆。儿童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审美主体更加需要引导,因此,面对当前的舞台乱象,必须保持警惕并加以批判。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