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为什么要先研究?
养心殿是一位历尽沧桑带病延年的老人。他究竟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其中哪些病需要立刻治,哪些可以暂不处理?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开方抓药或是手术治疗。
故宫的研究团队形成了33个研究课题,从建筑结构、排水系统到陈设布局、门窗花罩,从院落树木到屋内摆件,大到清宫中外文化交流,小到病虫害防治,几乎囊括了养心殿的方方面面。专家们如同医院各科室的大夫,给养心殿进行全方位的体检。他们借助了三维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但更多则是团队技术人员现场一点点去观察、记录和分析。
霉变是养心殿的一个重要病症,为了查清潮湿的原因,技术人员选择一间最潮湿的屋子,挖开地面,发现底下竟然埋着一排排琉璃瓦制成的管道。这其实是皇宫的“地暖”。虽然故宫档案里有记载,但若非此次大修,谁都无缘亲见。宫里的“地暖”,叫“火地取暖”,是明清皇宫冬季最主要的取暖措施。宫人们在宫殿的地面下用砖石砌好循环的烟道,用烧火产生的热气来烘暖地面,热气由下向上徐徐上升,达到御寒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巧妙的设计,烟道还可以通到床铺的下边,就像我国北方的火炕一样,连床铺一起变暖了。工作人员说,养心殿的东暖阁山墙外,至今还能看到“火地取暖”的通道口和排烟口。
原本用来取暖的管道,由于长期不用,部分破碎坍塌,堵塞管道,导致空气不流通,湿气散不出去,最终形成了养心殿难以治愈的“湿症”。病因找到了,对症下药,之后的修缮保护方案就有据可依了。
五问:重新开放时会是什么样?
单霁翔说,大修于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此后将重新对公众开放。届时不仅将忠实还原历史场景,而且观众可以进入原状陈列的室内,感受历史。
故宫,古时候人们叫它紫禁城,是明清代帝王皇宫,紫禁城里宫殿重重,辉煌壮丽,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馆长曾去故宫,多是被浩瀚辉宏的皇家宫殿所吸引,然而里面的文物更是极多的!
曾经,在故宫,观画即静;如今,在一幅幅传世名作前,将有旋律流淌。《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故宫发“英雄贴”,为院藏的十幅珍藏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