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持续数日。
2020年10月20日,在圆明园罹难160周年之际,著名建筑史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84岁的郭黛姮先生在人文清华讲坛通过其团队潜心研究近20年的数字复原技术带领线上线下近80万观众重返圆明园,领略万园之园全盛时期的风采。
她表示和园林一个个具体的实体建筑相比,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圆明园等古建筑研究让人重新思考我们民族的想象力,现在的年轻一代要敢于想象。
数字复原工程创世界纪录
前朝后寝的特殊格局;美若仙境,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方壶胜境;巴洛克风格与中式风格结合的西洋楼建筑群......一组组经3D复原的圆明园建筑群在新清华学堂出现时,令观众叹为观止。据郭先生介绍,目前由其团队精确复原的景区已达圆明园全园总量的60%。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80余位专业人员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使圆明园数字复原工程的多项数据指标创下世界园林遗址研究之最。
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作为四皇子胤禛的赐园开始营建,到胤禛(雍正)即位,始作为皇帝御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150余年的经营,成为万园之园。1860年后,历经战争浩劫,成为历史之痛,其真容已逐渐湮没,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议复建圆明园。
郭先生反对全面实物复建:“文化遗址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圆明园被毁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部分,若是随意更改就违反了保护文物的法则。”她认为数字复原更便于诠释文化遗产的历史可读性。
新华社郑州3月8日电(记者桂娟、史林静)3月8日,《太平有象——汉唐乐舞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共有100余件汉唐时期乐舞陶器展出,生动呈现汉唐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藏族歌曲一直以来都深受歌迷爱戴,尤其是一些融入藏族音乐元素的创作歌曲,如《天路》、《青藏高原》、《在那东山顶上》等歌曲,这些歌曲旋律婉转优美、高亢嘹亮,堪称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