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望着窗外洋洋洒洒飘下的枯树叶,不禁想起了曹贼的《黛玉葬花》。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勾起了多少伤感?
“黛玉葬花“是文学巨作《红楼梦》的一幕,初见时见到了一位羸弱少女,青袍拂动落花,随风盈动,心随黛玉落泪浮沉。反复再读,似乎化身成了红衣少年,跃入画幅,想要伸手抚一抚落泪的少女,想要捡起她放下的每一片花瓣,想要擦去葬花吟中的每一个伤感字符。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宝黛木石最终遗憾作结,似入画幅中的我,也再触碰不到有温度的她。私以为,葬花这一片段就是黛玉自怜自爱又无力的体现。黛玉生来悲天悯人,却对美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质本洁来还洁去”才是生命最美的样子,见到落花无力挣扎,自然不愿意灵动的花瓣被染上污点——本盛开的花于最鲜活时凋零,何尝不如黛玉本人一般。于是一边葬花立冢,一边含泪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这花象征着黛玉自己悲凉的一生,尽管有贾母有宝玉,仍旧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外孙亲戚,在贾府高宅深院中,若非自怜,还能惹谁怜?她明白,自己日后也会像这落花一般无依无靠,只是孑然一身,孤零零的离开,她将花当做自己,亲手将“自己”放入远离喧嚣,没有纷扰的泥土中,也决不愿花如孤人,心被蒙尘。黛玉的一生是充满无奈的,黛玉的自怜自爱在大背景下的塑造是悲观的。她爱落下的花,爱一切的美,欣赏一切才华,却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时代的车轮下,变成了对个人命运最无力的林黛玉。
伴着《黛玉葬花》进入了我的“太虚幻境”,一位青衣女子在小丘的树下,在风中,顺着两行泪,不舍地将花埋入泥中,缓缓抬起头,用湿红的眼,望着漫天飞花,静静聆听花瓣们正浅吟低唱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供稿:浙大城市学院李梦)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