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望着窗外洋洋洒洒飘下的枯树叶,不禁想起了曹贼的《黛玉葬花》。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勾起了多少伤感?
“黛玉葬花“是文学巨作《红楼梦》的一幕,初见时见到了一位羸弱少女,青袍拂动落花,随风盈动,心随黛玉落泪浮沉。反复再读,似乎化身成了红衣少年,跃入画幅,想要伸手抚一抚落泪的少女,想要捡起她放下的每一片花瓣,想要擦去葬花吟中的每一个伤感字符。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宝黛木石最终遗憾作结,似入画幅中的我,也再触碰不到有温度的她。私以为,葬花这一片段就是黛玉自怜自爱又无力的体现。黛玉生来悲天悯人,却对美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质本洁来还洁去”才是生命最美的样子,见到落花无力挣扎,自然不愿意灵动的花瓣被染上污点——本盛开的花于最鲜活时凋零,何尝不如黛玉本人一般。于是一边葬花立冢,一边含泪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这花象征着黛玉自己悲凉的一生,尽管有贾母有宝玉,仍旧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外孙亲戚,在贾府高宅深院中,若非自怜,还能惹谁怜?她明白,自己日后也会像这落花一般无依无靠,只是孑然一身,孤零零的离开,她将花当做自己,亲手将“自己”放入远离喧嚣,没有纷扰的泥土中,也决不愿花如孤人,心被蒙尘。黛玉的一生是充满无奈的,黛玉的自怜自爱在大背景下的塑造是悲观的。她爱落下的花,爱一切的美,欣赏一切才华,却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时代的车轮下,变成了对个人命运最无力的林黛玉。
伴着《黛玉葬花》进入了我的“太虚幻境”,一位青衣女子在小丘的树下,在风中,顺着两行泪,不舍地将花埋入泥中,缓缓抬起头,用湿红的眼,望着漫天飞花,静静聆听花瓣们正浅吟低唱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供稿:浙大城市学院李梦)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