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上有金兽
“罐子”里有郢(yǐng)爯(chēng)
(郢爯也叫郢爰,是一种古代黄金货币)
可以说是“装着国宝的国宝”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错金银铜壶
宝中有宝!
绿“铜壶”里装满金
1982年
考古人员在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
发现了这件错金银铜壶
虽然长埋地下2000年
铜壶腹下部镂空纹饰已有残损
但是并不能影响它的重要地位
在这件错金银铜壶上
专家发现了一件重达9100克的汉代金兽
含金量达99%
金兽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
最重的一件
它似虎似豹
身上的圆形斑纹
是在兽体铸成后再捶击上去的
因此它结合了
古代金属铸造和锤揲(yè)两种工艺
壶内的郢(yǐng)爯(chēng)
含金量在90%~ 99%
使用郢爯时
根据需要将其切割成小块
再用天平称重后支付
所以它的边缘会有切割痕迹
郢爯是我国目前发现
最早的称量黄金货币
(称量货币即重量货币,是纸币诞生前的一种货币形式。古代中国的称量货币主要是布帛、粮谷和金属。)
这件铜壶看似不起眼
属实是一件“装着国宝的国宝”
身披48条蟠螭+576枚梅花钉
它是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
这件铜壶不仅“腹有重金”
而且精美绝伦
铜壶分身、座、镂孔装饰三部分
颈周装饰着8组几何形错金银图案
镂孔装饰分上下两组
共饰有48条蟠(pán)螭(chī)、576枚梅花钉
上下两组镂孔装饰中间
有一横箍将它们连结成罩形
横箍外壁有错金银流云纹套环
环周有4个铺首
错金银铜壶
是先秦青铜工艺的集大成者
与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
同为我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
铭文背后
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
除了贵重和华丽
铜壶上还有三处重要铭文
其中一处更是证实了2300年前
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
《史记·燕召公世家》《战国策》等记载:
燕王哙(kuài)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三年引起燕国内乱,在齐王的阴谋煽动下内战越甚,齐趁机发兵攻打燕都城,在“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情况下大胜,掠获燕国王室重器。
△圈足外缘铭文摹本。铭文内容:隹王五年,奠易(阳)陈旻,再立事岁,孟冬戎启,齐藏戈子斿。陈璋内、伐匽(燕)邦之獲(获)
铜壶圈足外缘的铭文
说的正是这件事
意思大概就是
齐宣王五年
陈旻即田忌已复位
陈璋即史书中的章子
带兵攻打燕国都城 掠获战利品
△口内铭文内容:廿五重金络壶受一孛五纣
除了这处记载历史事件的铭文
铜壶口内和圈足内侧
还各有一处铭文
孛(bó)、纣
是战国时燕国的专用量词
相当于当时的斗、升
重金络壶即多层网套装饰的青铜壶
专家推测
这是工匠在制作完此壶时“甚是满意”
所以用这种镂空工艺为壶命名
这也是目前所知的青铜器中
唯一一件以工艺命名的青铜器
圈足内侧的铭文如今只可见残迹
大概内容为“王后右酒”
专家猜测这可能是使用者的记铭
虽有残损 难掩华美
错金银铜壶挟战国群雄争霸之风云
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之大成
长埋地下两千年
依旧弥足宝贵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