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木偶皮影也需要“偶像”(2)

2019-01-03 14:00:55    中国艺术报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在中国木偶皮影界的共同努力下,木偶皮影戏佳作迭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关注留守儿童生活、人类生存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歌颂革命英雄、崇尚孝道文化等等,木偶皮影戏在题材表现上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我们的木偶皮影戏故事性强,剧情完整,木偶制作精良,造型讲究,偶形表演模仿生活真实到位,但也有诸多不足。 ”李延年指出,中国的木偶皮影戏有的过分强调剧作的教育功能,艺术个性张扬不够,这和西方木偶皮影界秉承“一切皆偶” ,追求愉悦性、趣味性,靠高超的表演技巧吸引观众有明显差异。

法国专家迪迪埃·普拉萨赫为我们打开了西方木偶皮影的世界,他用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西方木偶皮影戏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在《小红帽》作品里,木偶操纵者会将摄像机塞到玩具狼的嘴里,检查“狼”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而“狼”肚子里的画面会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在“微剧院” 《气垫床》作品里,十几厘米高的小雕像会演绎一对夫妇在客厅里看电视发生的故事,这一切会被展示在一个巨大的屏幕上;《望远镜》作品里,显微镜会展示一些不可能存在的生命,如塑料碎片、绒毛球、指甲、液体等。“木偶操纵者就好像重新回到了童年,寻找着成人世界玩具所需要的身体语言。他们徘徊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而中间的界限就是剧院的舞台。 ”迪迪埃·普拉萨赫说。

木偶皮影也需要“偶像”

有了传承,有了创新之后,对于木偶皮影戏来说,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有观众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胡万峰谈到木偶戏时表示,木偶界也需要有一个“偶像”的观念,即在木偶的形象里构造“偶像” ,打造木偶明星。“要让观众进剧场来看戏,而不是看5分钟转身就走,或者睡着了,那就需要这部戏能够打动观众,也就是让观众‘入戏’ 。 ”胡万峰说,一个由人操控的偶,如何能够打动观众呢?所以,偶的呈现方式、偶的造型、偶的导演手法以及与它相关的所有视觉传达,都需要能够打动观众。这是未来中国木偶戏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戏剧评论家程辉对习以为常的“操纵者”提出反思:“作为影偶人,究竟应该进入到一种表演状态还是一个操纵者的状态呢? ”他认为,“影偶人”应该去追求“偶中有人,人中有偶” ,甚至“人就是偶,偶就是人” 。操纵者的操纵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就在这里” ,进而人和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一线从事皮影戏创作20年的韩非子剧社社长韩迟为自己的团队鼓劲,也为中国木偶皮影界的同行鼓劲:“让我们干起来。 ”她说:“中国影偶戏的路在何方?我觉得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一个说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作、不断创新,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找到更适合的发展路径。 ”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