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

2019-02-18 10:54:58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原来‘面塑’是这么回事儿呀,真好玩儿!‘糖画’、糊灯笼也好玩,我都想学!”2月17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九天休闲谷的汉艺坊非遗体验馆内,10岁的张牧多特别兴奋。他旁边,8岁的吴优也不甘落后,两个小朋友自己动手捏“面人”、画“糖画”、糊灯笼,玩得不亦乐乎。

这天早上,河北省非遗项目面塑传承人高继泽早早来到汉艺坊,提前准备好面塑材料,准备教孩子们制作“面人”。在高继泽的演示、指导下,一只只憨态可掬的“背带裤小猪”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只用十几分钟,你就能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燃起了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吴优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些天来他带着孩子参加了很多年俗活动:赏民俗节,逛古文化街,学非遗技艺等。“让孩子认识、接受、传承传统文化,春节才过得有滋有味,也更有意义。”

2018年12月下旬至2019年2月下旬,河北省廊坊市票友会、书画笔会、诗歌朗诵会、庙会、灯会、花会、民俗文化节轮番登台,非遗文化传承、民俗民艺展演、地方美食盛宴等“年味”活动丰富多彩,将传统民俗、地方文化和春节欢乐喜庆的气氛融会到一起,让父老乡亲在年俗文化大餐中尽享美味,沉醉不已。

喧天的锣鼓,宣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葛渔城重阁会”表演开始,下面的“底座”是男角,孔武有力、长髯飘飘,上面的“二节人”是儿童扮演的女角,风姿绰约、裙袖招招;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中幡”表演让人看得惊心动魄,十几米高、50多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肩、头、背部上下飞舞,惊险动作接连不断,却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