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根,寻到的意义也是飘摇
出生在贵州省西南部南盘江边的一个布依族村寨,明泓六岁便被送到汉族聚集的城市上学,寒暑假的归家变成了儿时明泓最大的期待。但在她八岁的时候,盘江下游水电站截留,村寨与关于故乡所有的记忆都沉默在江底。故乡于明泓,只剩下“河里抓鱼,山里摘笋,吊脚楼里荡秋千”,影影绰绰斑驳在记忆里。
明泓的家乡虽然没有最先体验现代文明,却也因祸得福,至今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富足山水。像蜡染、刺绣、织布、植物提取颜色染布等原生态的手作生活,保存得非常完好。作为地道的布依族姑娘,蓝染似乎便是明泓打小就应该擅长的事。然而,除了儿时模糊的记忆,她与蓝染的交集并不多,真正走进她的生活,还是发生在寻根旅途中。
大学毕业后,她便在上海开始了早期的职场生涯。两年的打拼,明泓事业小有所成,却也有了年轻人都会犯的“文青病”,她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辞职、旅行、做公益,明泓接下来的人生依旧充实,在她看来,这都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所有的生命意义都有自己的根,找不到根,寻到的意义也是飘摇。
于是,原本计划在年老时的“返乡寻根”旅程提前,明泓决定立即启程。
可是,祖先生活过的村寨已经不在了,该往哪里回呢?她开始大量阅读有关布依族的文史资料,也从家人入手,以“人”为线索,走访贵阳地区、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等布依族世居的村寨。“希望通过对保留下来的‘布依’同族的认识,帮助我寻回‘故乡’”。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明泓接触到存在于古老寨子里的手艺与手艺人,其中也包括蓝染。儿时的蓝染记忆,一下子回到了明泓的脑海里。蓝色的染料、奶奶和妈妈忙碌着染布或晒布的身影……她仿佛再次嗅到了奶奶身上还有房间里弥漫的靛蓝香。那是一种来自土壤底层的自然芳香,夹杂着衣衫主人成长经历的神秘气味,久远地,若即若离地,让人充满好奇。
一张张干净的笑脸渐行渐远
在世代居住的乡村里,染布跟所有农活一样,都跟天气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蓝染手艺人深知,这不是一件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事情,总有一部分决定权存在于未知世界。于是,他们习惯于在做好自己这部分劳作的开始阶段,恳请掌控未知世界的“神仙”助一臂之力。这成为蓝染手艺人的一种重要仪式。这种放低姿态的谦卑,是明泓认为自己这些年走乡串寨遇见的“美好”之一。
作为文化印记之一的手工艺,最初的形成都是因为家庭的衣食住行需要才得以生长、繁荣并随着外来物资的丰富渐渐被遗弃。
但在少数民族的文化里,手艺除了服务于基础生活需求,还要用于制作仪式盛装。这既是对祖先的缅怀,也是族群的标志。这种强烈的认同感根植在每一个布依人的血液里,无需去问为什么,因为老祖宗就是这样教的,这样传的,只管做就是了。所以每年到染布季节,母亲们即便已经离开了村寨,依然保留着织布染布做盛装的习俗。逢婚嫁喜事或者盛大节日,个个都要隆重着装出席。
这或许是蓝染得以在明泓母亲这一辈人手中保留下来的主要原因:古传习俗。明泓说:“到了我们这一代,早早离开大山去学习外族文化,很多风俗习惯早已不讲究。就算回来染蓝做衣服,也根据自己的审美变更了花色。可有一点还是跟随了母亲的脚步:希望未来有一天能用自己染的布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件盛装,告诉她关于母亲的故事。如此往下,她可能又会将我的故事传给下一代,她的孩子再传给她的孩子,就这样一代一代,如上千年来先辈们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