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提到话剧《茶馆》,大家都知道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作品;说起儿童剧《马兰花》,必然会联想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搜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歌舞团就会是联想关键词……由此可见,创作是艺术院团的立身之本,而优质的舞台艺术作品是打响院团品牌的必要条件。
近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确定了新一轮宣传标语——“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从“东方歌舞一枝花,决心学好亚非拉”,到“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这次转身,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出圈功不可没。总结《只此青绿》的成功之路,也是对院团品牌建设过程的一次“复盘”。
大势所趋:
文化自信已产生深刻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了风清气正的创作氛围;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深刻阐述,这也让文化自信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所说,习总书记倡导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下,《只此青绿》的成功成为大势所趋。
打造精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优质舞台艺术作品,是院团品牌建设的基础,也是必要条件。
在景小勇看来,舞台艺术作品的打造可分为五步——选题、解题、创作、传播和运营。《只此青绿》的成功在于打造过程中的每一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的视角,进入千年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察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
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别出心裁,从画作的成型工艺入手,将其演绎为一幅国之工匠的人文画卷。剧中描绘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历代勤劳智慧的工匠形象,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由这些平凡劳动者创造的。舞剧为他们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将舞台艺术与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时代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赋予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只此青绿》讲述的是人民的故事,希孟甚至只是符号,是因为有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背后那些人民的辛劳,才有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台上的展卷人,是希孟的‘观众’;台下的观众,又何尝不是这无垠山河的‘展卷人’?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多次到故宫博物院学习体验,受益于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解读教诲,集中大家的智慧集体创作。在传播和运营过程中,我们也深入分析、研讨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偏好,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激发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尊重。观众是评判者,巡演以来,加场和秒空成为常态,但集团坚持既定的票价限额,以保证观众的权益。习总书记一直强调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用实践证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景小勇说。
找准定位:
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品牌建设,还要找准定位。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创造鲜明的品牌个性,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赋能品牌文化并找到差异化是品牌定位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不仅将“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集团新一轮的宣传标语,还为这个宣传语设计了特别的视觉呈现——《只此青绿》中“青绿”色的剧照为底,集团标志和名称居中上,遒劲有力的金色书法字体“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居正中。“我们以后所有的宣传、活动,都将启用这个宣传标语。”景小勇说。
提炼“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这个宣传标语,既是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也结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为国有院团的任务和自身的历史基因,还得益于《只此青绿》创作的激发与启示。在景小勇看来,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丰厚滋养。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要求,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对于“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着深厚的传统。从《白毛女》到《荷花舞》《孔雀舞》,从舞蹈诗画《国色》到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持续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而《只此青绿》就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新时代“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代表。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通过深厚的历史积淀,拥有了品牌优势、创作优势、平台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只要作品能够坚守人民立场,并充分地与时代和市场相结合,就能够成就《只此青绿》这样的坚定文化自信之作、艺术创新之作、勇攀高峰之作。”景小勇说,国有文艺院团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排头兵”,有责任也有义务以传统文化为根脉,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今年,《只此青绿》的巡演早已排满,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也正在着手培养B组、C组演员,并考虑海外巡演和驻场版本的打造。此外,音乐剧《张桂梅》《理想之城》、“一带一路”作品《共同家园》、再次与故宫博物院联手打造的中国建筑题材的舞台秀等都在全力筹备中。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希望用更多向世界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生动立体的中国故事的作品,擦亮品牌。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