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战事、环境的无常与未知让“陶身体”的舞者自问,同时向合作伙伴和观演公众发问:我们为什么坚持“剧场”?
现场札记
舞者为什么坚持“剧场”?
我想,正如话剧无法被电影取代,剧场这一场域,具有一种魔力:一切舞台之上的,都意味着“正在发生”,即使同一舞蹈,每一场由舞者连接剧场观众共同完成的表演,都是独特的即兴的不可被复制。
这种现场感是艺术的极致奢侈,是艺术工作者的极致享受,是疫情下运营艰难的陶身体剧场创始人舞者陶冶对于:为什么坚持“剧场”?的答案。
时代的发展正在远离身体性、在场性,互联网、元宇宙、虚拟货币,都以科技模拟着一种新的在场。
创团十四年的此刻,对于全球疫情反复、经济下行,我们感受到当下的紧迫性、危机感,和一些亟需面对的新命题:时代和环境的双重考验下,陶身体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重新连接?
——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陶冶
▲陶冶舞者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
疫情、战事、环境的无常与未知让“陶身体”的舞者自问,也向合作伙伴和观演公众发问:我们为什么坚持“剧场”?
2008年立团之初,专注、内修与自观的陶身体剧场,可以从自我体系内得出答案;但十四年后,陶身体的创作量级增容产生质变,需要更为释放,并与外界相连。2022年,陶身体剧场意图成为连接的通道:随着陶教室新空间的开幕,四月底,陶冶和段妮将带领陶身体剧场,进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进行长达六天的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全演,并以“身体艺术节”的概念发起剧场与户外的多元交流。
同时,原创书籍《圆运动体系:陶身体数位系列创作》预售将同步开启。连接过去的思考、当下的瞬间、未来的道路,彼此照见;连接身体与意识,内外达观;连接舞台上严肃的身体与日常中松弛的身体,连接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他者身体、声音、心灵的回应中加固思考,启迪新知。这一年,陶身体剧场选择将身体置于剧场之前,听从身体,回馈剧场。
四月一日,陶身体教室的全新空间开幕。于这个专属教学空间,陶教室将首次开设定期和长期课程,持续向公众传递陶身体的运动理念,开发动觉,拓宽人们对自身的感知维度。
陶身体剧场创始人陶冶始终认为,陶教室的使命,在于让更多人“身同感受”,不仅停留在舞台下的观赏层面,而是走近和体验舞蹈运动的纯粹自由与快乐。空间同时作为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艺术空间,计划开展对谈讲座形式的艺术沙龙,邀约各领域创作者以不同角度切入“身体力行”话题;定期进行舞团纪录片以及身体、行为艺术家相关影像的放映;剧场以外的实验性演出也将在此展示,更有舞团尚未发布的作品片段,以及部分圆运动教学成果;计划为影像、图像艺术家开辟展示空间,常设艺术展览。
新空间开幕尾声,陶冶平和笑言:现场媒体朋友和观演公众,即使“在剧场”,还是会用手机记录表演。也许是工作需要,也许“被习惯”从小屏幕看见世界。这也是陶冶一直在自问的问题:舞者为什么坚持“剧场”?
陶身体数位系列全演和身体艺术节
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四日,陶身体剧场将于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进行“数位系列”11个作品的全面展演,依照创作次序,分别以《重3》《2》、《4》《5》、《6》《7》、《8》《9》、《12》《10》、《11》的顺序呈现展演。时隔7年,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陶冶和段妮将重登舞台演出早年作品《2》,这将成为两位创团艺术家该作品的“封箱”演出。
全演计划的想法源于2018年巴黎城市剧院艺术总监的一次提议,陶冶对此反复思索:集中展示“数位系列”的意义何在?疫情的反复、艺术的不在场,令他意识到重振现场艺术的必要性,“现场艺术与每个人产生关联。内容会产生新的解读、新的关系,又会引发新的问题。现场让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在一起,而陶身体则是发起连接的通道。”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共700多处观众席,舞台空间原比例还原了国家大剧院歌剧厅,使每处坐席能以同等视角观看演出。剧场以外,为期六天的身体艺术节涵盖户外舞台的音乐舞蹈演出、艺术延伸品牌DNTY装置展览、陶教室课程,以及艺术对谈讲座四个板块。户外的公共艺术意在与剧场内严肃的身体形成开合关系,兼容聚焦与释放,将以公共艺术活动为主,包含音乐与影像的联动现场、工作坊、讲座、快闪行动、圆运动展演,邀请并引导观众参与即兴。同时,陶教室将公开招募学员,六天内与舞团共同生活、工作和训练,上课、看演出、听讲座、看展览,并参与进公共艺术表演。陶身体拟邀音乐、戏剧、文学、当代艺术和舞蹈五个领域内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对谈,以身体的角度探索创作,完成“陶身体与新老朋友的一次相聚”。
对于陶冶而言,“数位系列”全演与“身体艺术节”,是对陶身体剧场过往十四年全貌一次毫无保留的呈现:当观者踏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循装置展览的线索引导走进剧场,看完演出,又被户外舞台、对谈讲座牵引至户外,整个体验过程亦如圆运动体系,归于一个圆的循环。这个圆,形成了陶身体与每个人的连接通道。
《圆运动体系:陶身体数位系列创作》
剧场表演的另一重意味着瞬间。影像、音乐都曾作为身体艺术的保留方式之一,《圆运动体系:陶身体数位系列创作》的出版是陶身体用文字记录多年对于身体和圆运动的理论思考,笃行让理念得以永续。由陶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毛竹博士共同撰写的《圆运动体系:陶身体数位系列创作》,分为圆运动体系、数位系列创作、人物三部分,以圆运动体系为主,解析其生理学、美学以及思想层面的意义,凝练数位系列对于身体部位的运动探索,同时讲述陶冶和段妮创立陶身体剧场至今的经历与未来愿景。书籍将于“陶身体数位系列全演”和“身体艺术节”期间进行预售,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出版发行。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