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舞乐 >

国风舞蹈——舞出中华文化气韵

国风舞蹈——舞出中华文化气韵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综艺节目《舞千年》剧照、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孔子》剧照。
  制图:赵偲汝

国风舞蹈深入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宝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展现出充满古典意蕴的审美情趣和高雅品格,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

国风舞蹈的流行,一方面证明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创意灵感,更新艺术呈现手法;一方面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释放文艺众创热情,在时代发展新语境下,不断探索新形式、新载体。

不久前,一家视频网站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仅该网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过1.77亿,其中18岁—30岁人群占比约七成。最受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是国风舞蹈,这类视频在近一年内播放量增长200%。在该网站“国风舞”频道,网友自发创作上传2.2万支国风舞蹈视频,总播放量近3亿。“太美了”“为我们中华文化点赞”,观众在弹幕中、评论里纷纷表达对国风舞蹈的热爱。饱含古典意蕴,赓续文化传统,近年来国风舞蹈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验,值得总结。

刚柔并济气韵生动

国风舞蹈最早发轫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他们身穿传统服饰、配以传统妆容,以古风音乐为背景,摆出造型性强的古典舞动作,营造清新、雅致的氛围。这种颇具传统文化特点、个人辨识度高的视频经由社交媒体传播后,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随着这类短视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国风舞蹈成为许多舞蹈从业者求新求变的突破口。比如,一些相关艺术教育机构加入其中,成为持续创作国风舞蹈作品的有生力量。他们的视频以群舞为主,突出领舞,吸收了较多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与广大网友自发性的创作相比,其编舞水准有所提升。同时,一些年轻的专业舞者也纷纷开通个人账号,比如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演员就在踊跃尝试。专业舞者的作品艺术水准高、艺术感染力强,为观众带来良好审美体验,其创作的国风舞蹈视频不断创造点击量新高。

剑眉入鬓,目若朗星,纸扇飞舞,衣袂翩翩。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对川剧“折扇”技法进行创造性转化,雅致生活景象、刚健精神旨趣跃然屏幕。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十年磨一剑创编的这部作品,曾获多个国家级奖项。一个偶然的机会,《纸扇书生》亮相短视频平台,迅速受到年轻人追捧,观看量过亿。舞蹈中的角色风华正茂,高蹈进取,既有诗意生活的趣味,又有挥斥方遒的刚劲,为年轻观众所认同。两年后,这支舞蹈登上电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LED背景屏上,写意水墨点染古典意境,再次收获好评。《纸扇书生》走红,彰显国风舞蹈价值的同时,也为专业舞者和院团带来启发——原本小众的古典舞经过转化创新之后,可以如此“火爆”。专业舞者和专业院团的加入,则为国风舞蹈注入丰厚的审美意蕴,助力国风舞蹈走向精品化。

如今,由专业团队创作的国风舞蹈频频“出圈”。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魏伸洋在端午节的晚会上领舞《龙门金刚》,力量与美有机融合,展现敦煌文化的雄浑气象。碧柳依依,翠裙飘飘,罗衣从风,长袖交错。古典舞专家孙颖创排的《踏歌》以古朴雅致的舞蹈动作,展现上巳节少女游春踏青的图景,再现传统踏歌风俗。在《青女司霜》中,专业舞者张娅姝以“青女”为主角,通过空灵浪漫的冰雪和水下舞蹈,向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健儿们致敬。这些国风舞蹈深入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宝库,展现充满古典意蕴的审美情趣和高雅品格,受到人们欢迎。

视听修辞艺术升维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新科技推动文艺形式创新,拓宽文艺表现空间。纵观国风舞蹈的发展之路,其源源不断的创造创新离不开科技助力。

国风舞蹈从诞生伊始就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互联网不仅推动国风舞蹈传播,更深度介入创作。与传统舞蹈不同,国风舞蹈多以“屏”为舞台,以影像技术为翼。在早期国风舞蹈视频中,创作者就注重拍摄手法和短视频特效的应用。今天,国风舞蹈早已突破舞台限制,大量运用影视剧创作手法,帮助自己实现意象化表达。

综艺节目《舞千年》就探索了一条国风舞蹈与影视有机结合的道路。与人们熟知的舞蹈竞演类综艺不同,《舞千年》以影视剧形式推动叙事,讲述了5名“荐舞官”跨越古今、找寻中华历史长河中最美舞蹈的故事。节目将经典舞段视频化的同时,还呈现了相关历史场景、服饰礼仪等文化背景,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丰富了观众对国风舞蹈的认识。同时,不同舞蹈之间也因剧情形成巧妙呼应。比如,《侠骨伞影》和《越女凌风》本是两支独立的国风独舞,但节目通过男女演员不同视角的讲述,将其编织成一个侠肝义胆、荡气回肠的故事。节目还通过镜头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比如用360度影像技术定格舞者的高光时刻,带给观众饱满的审美体验;镜头拉近,捕捉舞者表情特写,从而放大情绪点;通过对角、俯拍等不同构图,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等等。这些影像拍摄手法的运用,无不延展了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感知。

特效应用则进一步增强舞蹈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壬寅虎年元宵晚会上,舞蹈《五星出东方》令观众惊叹。《五星出东方》的构想来自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织锦护臂。该舞通过呈现古代匠人高超的织造技艺,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传统画卷。在舞蹈高潮部分,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五星出东方”的织布场景得以再现:舞者在织线穿梭中翩翩起舞,背景LED屏翻转一块块汉画像砖,汉砖上或呈现亭台楼阁、舞乐百戏,或表现奇珍异兽、神话典故,一派繁华景象在瑰丽绚烂的方寸织锦中徐徐展开。观众随着舞者的翩跹身姿,完成了一次历史穿越,收获了一次视觉宴飨。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古至今,舞蹈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专业舞者曾一度囿于行业内的小圈子,舞蹈爱好者的自娱自乐则难以进入专业视野。而在当前蓬勃发展的国风舞蹈中,我们看到专业舞者与舞蹈爱好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后者向前者学习专业技法和审美旨趣,前者汲取后者生动的表现手法和灵活的传播方式,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创新,以更多优秀作品舞出中华文化气韵。

应潮而动,随情而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国风舞蹈流行,一方面证明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创意灵感,更新艺术呈现手法;一方面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打破“专业”与“业余”之间的藩篱,释放文艺众创的热情与创造力,在时代发展新语境下,不断探索新形式、新载体。期待未来有更多展现国风国潮的文艺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