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非遗铸魂 破解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非遗铸魂 破解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2021-09-01 10:30:32 中国艺术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可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意见》的印发,为乡村“铸魂”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不只是村容村貌的改善,也不只是村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更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全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需求划分为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逐步递进,马斯洛也有相关论述。归结而言,是当人满足了自然需求后,势必会对自身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不仅是自我需求的递进,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正视这种需求的递进,创造土壤来满足,另一方面,规范和引导这种需求的递进,使其脱离单纯的物质享受和低级趣味,最终达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阶需求,从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单一的文化概念,而是掺杂了价值观念、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目标并非是保有非遗文化的多样性,而是以之为手段,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植根乡土,活在民间。技艺、故事、舞蹈、戏曲、杂技、民俗等,都有深刻的乡土印记,乡村是其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如何系统化、规模化、精细化地保存、赓续、拓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量,让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是极具价值的时代命题。

在这个时代命题下,需夯实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经历了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的冲击,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速消亡,因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抢救性的教育,尽快建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系统,建设教材、课程、基地、学位点,将其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刻不容缓。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方还是受教育方,村民都应该占据主体和主动,故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是需要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本质产生联系,在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村民有很好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过程中,虽然村民是主要的参与者,但参与者不能只囿于村民,依旧需要乡村外的机构和个人广泛介入,尤其是所在地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充分介入,协助村民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目前,乡村现存的非遗传承人依旧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应对新技术乏力、文字梳理和传授能力弱的问题。以古建筑的营造技艺为例,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即有论述,“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然术书专偏,士人不解,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迷”。以笔者在西南村落多年田野考察的经验来看,这类问题依旧普遍存在,尤其是新技术的出现,我国乡村网民数量在2021年突破3亿大关,乡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9%,技术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赋能。

另一类突出问题是,相当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理论知识匮乏,就其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明白怎样去制作、展示,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明白其物质内核,却不明白其精神内核,这也桎梏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效。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应及早介入,发挥自身长处,弥补乡村非遗传承人的短板,协助乡村非遗传承人更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与利用最大化,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做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促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在外来文化和资本的错误影响下,当前乡村伦理失范和精神缺失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村民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都出现了偏差,严重影响着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具体呈现,是乡村中最为典型的内在精神表达,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精神特质。以湖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为例,匠人通过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用具尺度、材料装饰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精神特质,对于优良家风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要求,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重构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文化价值,丰富其内涵,弘扬正能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精神内核更具备时代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无疑会为新时代乡村的乡风、家风和民风的塑造拓宽思路,也会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翅膀。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