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考古 > 正文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你可能听过无数遍“牡丹亭”,杜丽娘为爱复活的故事。但是在《古书复活记》中你亲眼见证的是古书“由死复生”的奇迹!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片中的病人是一部部经历了千年风雨,被虫蛀、被鼠咬,遭受了污垢、霉烂、水湿等破坏的书籍。救治他们的医生,则是被称为“古书郎中”的国内一线古籍修复专家

他们有着共同的一个使命那便是——替古书“续命”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看修复前的古书它们可能是这样的↓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长期暴露在野外遭受风雨摧残,七零八落,只剩下几页残片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严重糟朽,面目全非,像是烤脆了点心,轻轻一碰便如“面包屑”一样脱落,不过以上这些古书虽然破损严重。但至少还能依稀分辨出是书或纸而以下出土的↓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只能用一堆“烂泥”来形如,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将它们“修旧如旧”,变成博物馆中优雅端庄、字迹清秀装裱精美的古籍册子。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修复的难度不亚于一场大型外科手术,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一段书籍修复的相关记载:

“书有毁裂……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修复师在聚精会神地修复中用四个字形容古籍修复师的体验,那就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本来就已脆弱不堪的书籍,便会瞬间化为灰烬或氧化变黑,修复师们与这些古书的初次见面,非但一点儿也不浪漫还称得上是“大型灾难现场”。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一本古书的修复过程:从评定受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到拆页、揭页、书页去污,选配纸张、手工修补,再到压平、装订,每一个细微的步骤,修复师都必须屏息凝神地完成不容一丁点差错。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古籍修复师,在桌前坐上一天,也只能修复寥寥几页。朱振彬是中国最顶尖的古籍修复师,一册糟朽严重的古籍送到他的面前时,不禁让他皱眉,它是宋元时期最大部头的应用类书籍《事文类聚翰墨全书》。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本古籍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上面钤着的一方“天禄琳琅”玺印,清乾隆九年(1744)乾清宫昭仁殿收藏内府藏,题室名为“天禄琳琅”。“天禄琳琅”代表清朝乾隆的藏书精华,也是仍存世的清代皇室藏书。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刚被送来的《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可惜这本珍贵的书籍,遭遇了火灾、战乱等劫难,又因时间久远,受到虫蛀、受潮,霉菌的侵害,如今糟朽严重,轻轻一碰,书页就会像“掉渣”一样解体。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书页已脆弱不堪,朱振彬小心翼翼地将书页揭开,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分寸,都必须拿捏地恰到好处。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进入修补的关键阶段,书页破损的地方需涂上浆糊,再将纹理一致的补纸填补上去,然后把多余的补纸撕掉。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处处暗藏玄机,浆糊不能调的太稠也不能太稀,涂抹时下笔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补纸不能撕多也不能撕少。总结来说就是“稳、准、狠”,这极度考验修复师的耐心和经验。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在一个讲究速度与效率的时代里,修复师们却要慢下来,磨练技术,修炼心性,恰如片中所说,对于古籍修复“等待,也是一种保护”。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在朱振彬的妙手之下,残破的古籍经过了,揭、补、压平、衬纸、钉线等、,繁复、细致的工序,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这些如黄金般的书叶,历经了沧桑又重新焕发出生机,让我们一起对比一下《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修复前后效果。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啊……这……大家自行体会,反正小编已经被折服了,江西的西汉海昏侯墓

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曾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进行海昏侯墓文物清理工作时,一堆“烂泥巴”,成功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有人提议将这堆泥巴处理掉,考古队领队杨军则表示反对:“要等专家组来,尤其是荆州文保中心的吴老师来确定是什么再清理。”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因为这堆不起眼的泥巴就是传说中,价值连城的“竹简”,是整个海昏侯墓中最有价值的文物。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简牍浸泡在化学溶液中等待修复

“南藩海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一方简牍上的文字,揭开了该墓穴的神秘面纱。它就是曾经做过27天汉废帝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但由于墓穴中糟糕的贮藏条件,竹简已经严重变形,断裂、卷曲、干缩,光完成5000多条竹简清理剥离,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然而这只是漫长修复的开头,为了让这批在土里埋葬,千年的竹简“起死回生”,工作人员请来了,国际顶尖饱水简牍修复专家吴顺清。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正在修复工作中的吴顺清

饱水简牍属于有机质文物,修复必须经过脱色、脱水两个环节,这些竹简在水中,像一条弯曲的、细细的海带

,修复师们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经过了一番极费功夫的研究和修复工作,奇迹再次出现了!一方小小的汉简,在水中慢慢地舒展开,就像伸了一个调皮“懒腰”,竹简上消失的文字慢慢露出来,沉睡千年的精灵被唤醒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另一枚双面刻字的竹简上“孔子智道之易也”几个字的出现,更令人大为震惊,因为它就是《论语》失传的篇章《齐论》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论语》在古代共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齐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论语》是西汉安昌侯张禹的后人将前两者整理后形成的版本,《齐论》早在汉魏时期就已失传,这枚竹简的发现是史无前例的!这个消息令广大网友惊呼:“等了2000年,终于等来了《论语》的更新。”可谓是史上最长的“追更”了。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看完只能说“绝了”……

在《古书复活记》中许多古书或已化为残片或零落成碎屑,但经过修复师们的“妙手回春”。它们神秘的面容再次为世人所惊艳。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