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书写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篇章。系列报道《文化中国行》今天走进良渚,感受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
这个暑期,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超40万人次,走进良渚古城,感悟5000多年中华文明。游客在园区内可乘坐最新研发的自动驾驶导览车,穿行在延续千年的自然风光里,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也可以在良渚博物院和智慧体验馆内,通过穿戴设备,亲身体验穿越历史,文物和场景都“活”起来的神奇之旅。
良渚遗址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从1936年发现至今,八十多年来,良渚一步步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反山王陵,出土了象征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包括迄今为止个体最大、重达6.5公斤的玉琮王。在池中寺遗址,发现近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遗存,向我们展示出良渚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发达的稻作农业。
2007年,良渚考古迎来新纪元,正式确认发现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内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9道城门中,有8个水门,古城内河道密布,四通八达。陆续发现的灌溉面积可达100余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更是成为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良渚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我们近年又发现从这个水坝到古城之间有一条长垄,可能和水利系统以及良渚古城的结构密切相关的。良渚的外围水利系统,解决了防洪、运输、调水等综合功能,进一步揭示良渚人5000年前,在这个湿地平原上面顺应自然、趋利避害,建设一个超级都市的超凡智慧。
2011年,良渚正式建成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
近日,数字赋能下,24小时全程在线的“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在良渚遗址正式上岗。借助安装在土壤、空气中的传感器,遗址的本体状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监测指标数据都一一展示,经过深度整合与智能分析,实现全面数智化管理保护。
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主任王姝:肩负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守护好、展示好、传承好良渚文化。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努力展示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让良渚成为人们汲取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