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古代女装大佬简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人对于美人的描写,总会引起无限遐想,然而历朝历代对于女性的美其实有着各不相同的标准——比如远古神话中的女神们,身上总是带有一些动物的特征,而《诗经》中的女性大多敢爱敢恨、美得健康而朴素,到了先秦时期是“楚王好细腰”这种对于“骨感身材”的过度追捧,而唐代是否真的“以胖为美”也未经证实。

不过,对于美的追求并不仅限于女性,中国历史上,早已出现惊鸿一瞥的“女装大佬”,比如堪称中国“女装大佬”第一人的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何晏,“好服妇人之服”;热爱女饰的魏明帝更是将“天子之冕”上的珠串改为鲜艳的珊瑚珠……下文分别以男女两个视角——女性与“女装大佬”——讲述不同时期审美的细节和变迁。细数这些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更愿意看到多元而自由的审美趋势。

下文摘选自《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经出品方授权转载。

《古代身材审美简史》

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是女字旁,这些字里不少是用来细致地形容女性美,比如“媥”这个字,形容女性的轻盈之美;“婕”这个字,形容女性绰约之美;“娴”字用来形容女性的雅静之美;“妍”字形容女子聪慧之美;“媚”字形容娇艳之美;“姹”字形容艳丽之美,等等。除了这些关乎情态的字,还有不少字是直接形容女性身体部位的美感,比如“姛”字形容脖子长而直;“媌”形容眉毛好看;“㜺”形容皮肤白皙;“嫣”形容身材高大美丽,也形容笑容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从不吝惜对女性美的赞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女性美的认知,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态度。

1.《诗经》里的女子,美得自然而然

远古神话中的女性,长相往往千奇百怪。这些真正的女神们,身上总是带有一些动物的特征。比如女娲,东汉王逸注《楚辞·天问》,就说她“人头蛇身”。 东晋郭璞注《山海经》的时候也说她“古神女而帝者, 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而西王母的形象更加惊人,《山海经》里记载她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 到了《诗经》的年代,女性的美从神话走向人间,充满着勃勃生机。

《卫风·硕人》中对女性的身体美做了极为细致的描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文学作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妙兮。”用现代的文字来表达,就是“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尤其是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女性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不仅写出了美人之形,更写活了美人之魂,因此清代学者姚际恒说 :“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诗经》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女子形象,但捧读这些诗歌,这些敢爱敢恨的女性们,都美得健康朴素,丝毫没有后代渐渐兴起的病态审美。

西王母图

西王母图

2.秦汉,品德逐渐成为审美标准

经常有人使用先秦时期“楚王好细腰”的典故,来证明对于女性“骨感身材”的追捧古已有之,但事实上这是对典故的误读。这则记录在《墨子》中的故事,分明是说:“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灵王希望他的大臣们腰越细越好,所以这些男人们每天都只吃一顿饭,每天穿衣服的时候,需要先屏住呼吸,拿腰带把自己扎得紧紧的,再扶着墙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都是脸色黑黄,惨不忍睹。楚王是希望男人们细腰,和女性审美其实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他有没有在后宫也推行细腰运动,史无明文,实在不好胡乱揣测。

对女性审美的一次真正变革来自秦汉时期,尤其是在汉代中后期,大概是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上风,成了统治思想,对于女性审美的取向,往往加以道德化的标准。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堪称中国第一部妇女史,这部七卷的作品,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和孽嬖各自占据一卷,从这部作品后,古人开始越来越重视从这几个方面来要求和评价女性,强调女性的内在美。东汉著名的女学者、历史学家班昭,专门写了一篇教导自家女儿们做人道理的家书《女诫》,共七章,也强调女性的种种德行。在其中《妇行》一章中,她提出“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从这个排序就能看出,德和言明显被认为是比容颜更重要的评价指标。

清 班昭像

清班昭像

3.唐代真的“以胖为美”吗?

唐代女性“以胖为美”似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体态丰满的贵妇人图像,也印证了当时对“丰腴”的审美认同。打开报纸杂志,不少介绍唐代“以胖为美”的文章,从各个角度对唐代喜胖的审美进行分析,认为这正是盛唐气象的体现。

我们追溯唐宋文献,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在所有的文献中,看不到类似“以胖为美”的记载。宋代董逌《广川画跋》中论及周昉的画,说画里人物“肥胜于骨”“便知唐人所尚以丰肥为美”,这句话往往被认为是唐人以胖为美最直接的证据,但文献学家在校注此书时,已经发现“肥”字其实是“肌”字之误,其实不能作为十足的证据。“环肥燕瘦”是众所周知的典故,再说被视为“胖美人”代表的杨贵妃,《旧唐书》说“资质丰艳”,《新唐书》则说“资质天挺”,《通鉴纪事本末》说“肌态丰艳”,都远远不能说是胖。“丰”字在古汉语里是“容貌姿态美好”的意思,并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丰满”。汉代司马相如的《美人赋》,说美人是“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显然不是丰满肥美之意。倒是在唐人的诗歌里,杜甫《丽人行》说贵妃姐妹们“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也看不出多胖的痕迹。

关于唐人喜欢胖的文献不多见,但关于他们喜欢苗条女性的诗歌倒是比比皆是,白居易的名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小蛮腰已经成为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的代名词。杜牧的名句“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中,代表大众审美的青楼女子,都是楚腰纤细的。类似的诗歌数以百计,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近年来学者从考古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唐代纪年墓出土的女俑及壁画中的女性形象体态特征进行分析,也发现“以胖为美”是片面误会。应该说,即使在唐代,“以胖为美”也绝不是审美的主流标准。

唐 张暄《捣练图》

唐张暄《捣练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