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揭秘!清朝的京官是如何选用的?

官员选拔,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大事。而在官员任用上,又分为在京为官和地方官两种情况。以清朝为例,清初承袭明朝的任用制度,地方官和京官皆由月选抽签产生。此后,由于京官有不少职务需要具备专门才能的官员,于是逐渐形成了京官题补选用体系。在清朝,五品以下的京官具体是如何选用的?一起来看看看吧。

揭秘!清朝的京官是如何选用的?

清朝的京官衙门有哪些?

清代京官是相对地方官而言的,京官衙门并非全部居于京城。如陪都盛京五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统归京城吏部管束)和奉天府属各官,内务府设立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等“江南三织造”,皆为京官体系。

京官受皇帝临时派遣处理地方事务,如“学差”(各省学政)、“盐差”(盐运使)、“关差”(榷官)、“考差”(科举考官)等,官衙也设在地方。道员实际上属于都察院统属,但介入府县事务多,一般算作地方官。

任用京官多称“授”,地方官任职则称“补”。清初承明制,地方官和京官皆由月选抽签产生。但地方官事务殷繁,民情复杂,签派的官员难以应对,督抚保题、调补能力强的官员任职现象比较普遍。

顺治帝认为“京官习知法度,外官谙练民情”,即见京官重制度和规则。实际上,清代皇帝更重视对地方官的选用,往往将不能胜任的地方官“调简”任京职。雍正朝实行养廉银制度后,因养廉银较丰厚,人们也多愿意任地方官。京官有不少职务需要具备专门才能的官员,于是仿效地方官选用,各部门首长选拔下属的人事权也随之增长,形成较为完备的京官题补选用体系。

各部门首长主要为各部院堂官,如六部、理藩院及盛京五部的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等,基本为二、三品以上大员。三品以下到五品的高级京官(即“京卿”“京堂”),如大理寺卿及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顺天府和奉天府府尹等,选用权主要在皇帝。

部院堂官的人事权主要体现在选用五品以下的司官(主要包括各部院郎中、员外郎、主事)和小京官。小京官主体为内阁典籍、中书,各部门主簿,国子监助教、学正、学录、博士等类,多为六、七品官,相当于地方正职州县品级。此外,与小京官品级相近的笔帖式也时常为堂官选用。据清代各类《会典》记载,从康熙时期到清末,这类五品以下的中下层京官总数在2500人到3500人左右。

京官题补是最主要的制度

题补即某官缺出,堂官将合格的人选用题本上达皇帝以求补授。题补京官,主要为五、六品的司官,六品以下则很少题补。在康熙初年,即见部院衙门题补的事例。

康熙于八年(1669)十月谕吏部:“朕思部院事务殷繁,诸司官职掌必得贤能,方克胜任。今尔部但就部院现任官员调补。其随旗上朝者,岂无贤能可备擢用之员?”

——《圣祖仁皇帝圣训》

由此可知,康熙八年以前,部院堂官就调补德才兼备的官员任要职。康熙的意见是要扩大题调范围,将有能力的旗员也酌情选任司员。

调补是题补的一种形式,题补是直接将具体部门的人员补授,调补是将非同一部门的人员调来补授,又称题调。康熙十年(1671)规定:

“工部节慎库满洲郎中、员外郎员缺,由工部堂官于本部郎中、员外郎内选择调补。”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

将工部非节慎司的人员题用节慎库,有调动的含义,故称“调补”。京城与盛京五部官员的调补,有防止徇私、打击帮派的特殊用意。雍正帝认为,盛京五部司官多是当地人,“互相交结,瞻徇情面,欺蔽上司”,屡教不改,命吏部将盛京五部郎中、主事全部调补到京城,又命在京各部堂官拣选“办事中等司官”调补盛京。

清代京官题补制度的发展过程,大致如《清史稿》《选举志》所述:“初,京司官缺,题、选无定例,长官以意为进退。久之,员缺率由题补,而应升、应补、应选者多致沈滞。乾隆九年,诏以各司题缺咨部注册,余缺则选,不得混淆,于是定各部各司汉郎中、员外部、主事各几缺题授,余若干缺则选。道光间,更定题补缺额,嗣各部时有增益。”“题、选无定例”,即清初由部堂题补,还是由吏部月选抽签,没有一定规则。

在乾隆五年(1740),工部题补员外郎、主事4人,都没有送吏部审查是否合例,也没有拟正陪,这类违规行为其他各部偶尔也会出现。乾隆特告诫要严格规范行事。随着京官题补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缺月选、一缺题补的“轮流”惯例,使得“各部保题者几至过半”。

京官题补以时间顺序轮流,而题补地方官仅考虑官缺的特点,可见京官的特殊性没有地方官明显。因吏部月选的员额不断减少,积压了大量候补京官。为规范题补,乾隆九年(1744)命吏、户、礼、兵、工五部根据实际情况,压缩题补比例,将确实需要题补的缺固定下来,以便划一操作。刑部各司事务殷繁,题缺比例削减较少,保留了约三分之一的题补比例,即两缺月选、一缺题补,轮流办理。此后经历朝不断调整,京官题补的比例略有上升,到光绪朝,六部司员题缺整体上还是维持在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与地方官的题补比例相近。

京官题补有严格的程序。在部门司员题补缺出一个月之前,京堂衙门必须“先期将员缺扣留”,不由吏部抽签月选。为防止作弊,题补人员必须在期限内走程序,过期不候。如果被题补人有出差等因,则另题人员。若无合例人员可题,仍归入月选。题补人员的人事档案须提交吏部严格审查,并受科道官监督,不得违规。

京官的题补与地方官有何不同?

题补地方官只限一人,而题补京官则有二人,最后由皇帝挑选一人。这一方面突出了皇权皇恩,另一方面缩小了京堂官的人事权,同时也说明地方事务更复杂,地方官更难挑选。京官正陪二人引见,都在京城,引见也较为方便。拟陪授官较早见于康熙朝,主要是拟选八旗各王的属官。

拟陪人员有些纯属陪衬,如乾隆十六年(1751),翰林院侍讲题补缺出,应在翰林院编修、检讨人员内题补升用。但当时符合条件的只有一名检讨,难以选定拟陪者。皇帝同意在六部司员中选一名进士、举人出身者拟陪,资历显然不够升补。皇帝引见后通常也是任用拟正人员。道光十三年(1833),皇帝引见太庙五品官拟正陪人员,认为拟正的海兴阿“步履维艰,几至不能起跪”,改用拟陪者。这类改用拟陪的事例较为罕见。

因意见不一,题补京官有时会引发本部内堂官的人事纷争。咸丰三年(1853),刑部尚书和侍郎的意见不一,题补人员堂官意见不合。刑部题补主事,刑部侍郎书元“固执己见,越次搀补”,遭到刑部尚书周祖培反对,书元等人被议处。

除题补外,部院堂官还可以保举官员

题补是清代部院堂官选用京官经制性强的制度,此外,京堂选用京官的人事权还有很多,主要见于以下几类保举:

一是拣选类保举。即挑选题补的官员。清代还有专门的“拣选缺”,包括满、蒙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太常寺读祝官、赞礼郎,以及五城兵马司指挥、副指挥、吏目等下层京官。拣选缺出时,多由吏部、兵部等相关部门的堂官、大臣在相关官员内拣选二人,拟定正陪,最后让皇帝定取舍。与题补不同,拣选者与被拣选者不局限于同一衙门,被拣选者的品衔低下,但专业化要求更严格。

二是考核类保举。清代京官考核称“京察”,雍正朝以后三年举行一次。京察由吏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主持,各衙门堂官按照才、守、政、年“四格”标准,将官员分为三等,才长、守清、政勤、年壮健者保列一等。京察一等是题补、迁升的重要条件。

三是应诏类保举。清代皇帝行政急需相关人才时,往往会诏令臣僚保举。雍正即位时,特命各部院司官内“不论满洲、汉军、汉人、郎中、员外郎、主事,论部中司官之多少,十人内保举一等一人,二等一人”,后来各部院共保举一等62人,二等43人,皆得重赏赐。这种保举相当于京察,此后的京察分等可能源于此。

四是保举差使。盐大使、仓监督、关税监督、铸造钱币监督、考试监督、军务监督、赈灾和工程监督等事关国计民生、军政要务的京官外派人员,也多由各部院衙门保举拣选产生,差满后升迁机会多。

尽管京官的选用权在皇帝、吏部和京堂三者,而且皇帝和吏部对京官的任用比对地方官的任用具有更多的限制权,但部院堂官仍是选官的核心,皇帝较多尊重部堂的选官意见。即使是吏部月选的京官,皇帝也会重视堂官的考察和建议。

例如,吴庸勋雍正五年(1727)题用兵部员外郎,雍正怀疑其诚信,叮嘱“令该堂官试看,如不称职即行参革”;王弘佐雍正七年(1729)题用刑部郎中,雍正认为人平常,“交与该堂官试看,如不胜任,着以礼部等事简部门调补”。户部一些“人去得”的司员,雍正还是不放心,“交与怡亲王(户部尚书)试用”。

京官题补制度的影响

同治十二年(1873)规定主事、员外郎、郎中的选任规则为:

“第一缺留补,第二缺留题,第三缺留补,第四缺留题,第五缺咨选。其留补之缺,劳绩、资深相间轮补。”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

这里所说的选官形式有留补、留题、咨选三种形式。咨选意为以咨文报送吏部选用,即月选抽签;留题即题补;留补是由本衙门堂官遴选一人,经吏部查核合例后引见补授。

留补以“劳绩”(重能力)、“资深”(重资历)交互补用。可见吏部主导的留补、留题占五分之四,吏部月选只有五分之一。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习西方官制的“丙午改制”前后,一律改为题缺。特别是新设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等衙门三、四品的丞参(各部尚书、侍郎以下所设左右丞和左右参议),皆由部堂保题。各衙门题补重能力,但也注意平衡资历。其时保题为酌补、序补两班,先尽“才具堪优”的“酌补”班,如“酌补”无人,再按照资深拣选“序补”人员。宣统三年(1911)吏部裁撤,“停止京外各项选班”,小京官、笔帖式等下层京官的选用权也都由部堂操持。

京官题补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缺相称问题,利于行政能力发挥,但也滋生了攀附请托京堂官的不良风气,这在嘉庆朝以后更为盛行。清代皇帝在圆明园办公,大臣和各部堂官到圆明园请示、汇报,圆明园周边也成了请托重地。时任礼部主事的龚自珍主张整饬这一不良风气,以礼部为表率,“复乾隆以前之气象”。咸丰同治以后,军功保举和捐纳人员激增,京官候补者约有3000人,竞争题补更激烈,助长了请托徇私风气。亲缘、乡缘、学缘等错综复杂关系网对题补皆有影响,即使“留心诏敕”“习知法度”的京官,人事腐败也须严防。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志明。原文刊发于《人民论坛》杂志2024年第8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