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在欧洲和美国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是「日本主义」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江户时代最有特色的绘画形式,还因其对西方现代美术的推进作用而闻名世界。
现如今的「浮世绘」一词,实际上代表着西方世界对日本视觉特征的某种定义,甚至被作为整个日本绘画的代名词。由于作品可以大量生产,它们经常被用于扇子、新年贺卡、单幅版画和书籍插图的设计。我们不单可以从印象派绘画中找寻出处,在今天的漫画和动画插图中也能看到其痕迹。
日本主义及趣味
Japonism&Japonaiserie
先明确一个概念,浮世绘的字面意思「浮于世间的图画」,指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著名木版画流派,其原意的精髓即——活在当下。「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浮世绘则是被当时江户时期的日本市井小民奉为主体的主流思潮,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风俗画」,即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
传统浮世绘注重描绘城市生活、娱乐、美女、歌舞伎演员和风景,在绘画内容上带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浮世绘是顺应市民经济文化高涨的年代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19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
最先映入眼帘的当属梵高。
当年趁着一个Bank Holiday跟友人来了趟阿姆斯特丹之行,在梵高博物馆的商店里购入的一个托盘,现在还作为家里一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使用。托盘上面所绘的花纹,就是梵高在1887年临摹歌川广重的那幅《龟户梅屋铺》。
Vincent van Gogh
Japonaiserie: Flowering Plum Tree
(after Hiroshige), 1887
Oil on canvas
1867年巴黎举办了世博会,日本国的摊位吸引了来自西方大都会的目光,他们惊讶于这个远东国度的文化发展及其文明程度。也是从那时开始,西方女性开始热衷于手拿扇子、身穿和服、在阔绰的家中摆放中国陶器并安置屏风。随着这种异域风情的风靡,艺术界也免不了分一杯羹。在当时,临摹的日本木版画作品有个特殊的词语:日本趣味(Japonaiserie)。
19世纪的日本木版画跟西方艺术有很相近的地方。在梵高倾注全力效仿这种艺术形式的时候,他却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梵高不但没有运用歌川广重作品中无影平涂的色彩技巧,相反的,在作品中对于颜色的使用,是梵高式的。
左页: 歌川广重《龟户梅屋铺》, 1857, Colour Print
艺术是用来安心立命,抚慰智性生物心灵的东西,艺术从来不是蝇营狗苟、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尔虞我诈,更不是人云亦云;艺术是来自心灵觉性过程的无意识叠加,是敬畏天道自然的行为自觉性产物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近日,随着普拉多博物馆的重新开放,“重聚”展在普拉多博物馆的中央展馆开幕,许多西方美术史中经典的作品进行重新布展并置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