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鲍勃·迪伦:他不需要诺贝尔 是诺贝尔需要他(2)

2016-10-25 09:57: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与此同时,鲍勃·迪伦的词也常常擅长结合圣经典故,往往瞬间拉拔出史诗气势、增添思考深度与诠释空间,国外还有专书探讨。名曲《Highway61Revisited》(重访61号公路)以亚伯拉罕献子艾萨克给上帝开场,《AllAlongtheWatchtower》(沿着瞭望塔走)则典出旧约《以赛亚书》。而从高中起研究迪伦的中国台湾地区乐评人马世芳也曾经说过,“鲍勃·迪伦的词深受诗人艾略特、金斯堡、剧作家布莱希特影响,巧妙结合不同时代人物与超现实意象,不但能反映具体社会议题,还常超越时代。”

例如《It’sAlrightMa(I’mOnlyBleeding)》中“EventhepresidentoftheUnitedStatessometimesmusthavetostandnaked”一句,便适用当年遭刺的肯尼迪乃至后来的克林顿和布什。有如此之多的内涵、典故,这就难怪对于许多歌迷来讲,鲍勃·迪伦的音乐不仅经典,同时也很晦涩难懂。所以,听鲍勃·迪伦的歌,有时候可能未必是享受,对于许多不熟悉西方文学和历史的中国歌迷来讲,反倒更像是一种“摧残”和“折磨”。

而在鲍勃·迪伦林林总总的作品里,有几首作品是你永远绕不开的经典高墙。比如《LikeARollingStones》(像一块滚石),比如《Knockin’ontheHeaven’sDoor》(敲开天堂大门),再比如《Blowin’intheWind》(答案在风中飘扬)。

其实,早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许多作品就已经获得了文学和教育界的高度认可,比如《Blowin’intheWind》(答案在中风中飘扬)这首歌曲,就曾经入选过美国的大学教材。这首发表于1962年的作品,也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抗议民歌之一,并让原本散落于田间乡村,主要歌唱个人爱情和心情的民谣,从此能够投入到社会运动中,在与社会潮流的融合中,以简洁却深刻的歌词,散发出一种充满文学光彩的活力。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会被称作男人?鸽子要飞过多少大海,才能在沙滩长眠?炮弹要飞行多少次,他们才会忘记战争?……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够听到人们的哭泣?”除了诗人的情怀、自省的反思之外,鲍勃·迪伦也在冷战时代,用民谣的方式给一代年轻人,树立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让垮掉的一代并没有真正垮掉。

甚至因为鲍勃·迪伦在民谣音乐里,承载了许多社会学的内容,从而在世界很多地区,都引起了当地流行乐的基因裂变,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创作生态。比如我们所知道的罗大佑,他早年的作品《未来的主人翁》、《鹿港小镇》,就受到了鲍勃·迪伦的影响,其他像崔健、陈升在内的音乐人,同样从鲍勃·迪伦许多作品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中,得到了创作的启迪,这种影响的辐射力就更大了。这么一算起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算是近几年最接地气的一届,至少获奖者不仅是一个传奇,也是许多人的青春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