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白鹿原》:注定是一部要改变当代文学史叙事结构的作品(2)

2016-11-08 11:05:16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然而,陈忠实认识到了历史与小说的密切关联。没有历史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没有历史的人物是不真实的,小说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的秘史”。这是更真实的历史,是小说家需要深入理解和叙述的历史。陈忠实通过阅读、调查和思考,深刻地理解了他所叙写的历史生活,理解了处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人。

在他的理解中,历史不再是僵硬的公式化表述,人也不再是历史干巴巴的填充物,而是有血有肉的复杂生命体。他写出了真实的历史,也塑造出了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爱恨与情仇,有冲突与和解。《白鹿原》中的历史,就是真正属于人的历史;其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冲突,是丰富的人性以及复杂的关系引发的冲突,而不再是某种观念抽象的冲突。

《白鹿原》在人性的意义上,超越了非人性叙事的狭隘性;在真实性的意义上,克服了教条的历史意识的虚假性。我们从他的叙事中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

一部伦理现实主义作品,写出我们民族道德伦理中永远不灭的善

文学既是美学现象,也是伦理现象。伦理精神是人们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重要尺度。伟大的作品首先是指那种在伦理精神上达到很高境界的作品。美好的道德诗意和伦理光辉,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最能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内在力量。

一个作家的伟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善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表达上。如果说路遥的写作充满了青春的激情,表现了他个人的经验以及时代的经验,彰显了陷入逆境的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德行、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那么,陈忠实就凭着自己成熟的理性,表现了我们民族漫长历史中的苦难,以及摆脱这种苦难应该选择的方向、应该有的道德精神。就此而言,《白鹿原》属于伦理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

陈忠实写出了我们民族道德和伦理中永远不灭的善。《白鹿原》在伦理精神上真正吸引我们、打动我们的东西,就是这种善。在《白鹿原》里,人的内心充满了道德痛苦和道德焦虑,而整个小说就在两种伦理文化冲突中展开:一种新的文化进来了,它有理想,有激情,对生活要有新的安排;而旧的文化、道德精神则处于守势,面临被新的文化和道德解构掉的命运。

《白鹿原》打动我们的,就是那些将要失去精神家园、失去未来的人物身上的道德光辉和道德激情。无论是一心向学问道的乡贤朱先生,还是总是严正凛然的族长白嘉轩,还是永远忠诚厚道的鹿三,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超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犯一些常人都犯的错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良心之火从未熄灭。他们有情有义,敢于担当。陈忠实怀着非常强烈的感伤写出了这样的悲剧结局:原上最后一个好先生、最后一个好长工、最后一个好地主,都消失了。这是他站在当下的基点上回望历史时候的感受,也表现着他在历史中观照现实的焦虑。

一座将人物置于中心位置的文学高峰,同时体现出作家智者与仁者的形象

就艺术性来看,《白鹿原》足以代表当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和最高成就。几十年来,没有哪部长篇小说能给人们带来如此强烈的美学震撼和如此丰富的艺术享受。

叙事是小说的重要技巧,但不是小说价值构成的主体部分。叙事的最终目的在塑造人物。塑造人物才是小说艺术的根本任务。一部小说倘若没有塑造出能让人记住甚至让人迷恋的人物,那它就很难说是一部好小说。

现代小说的危机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人物被叙事淹没这一方面。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经验的排斥和对“现代主义”的认同,小说作者的主观和任性被当作一种先锋姿态;小说写作陷入了叙事压垮描写、作者遮蔽人物的误区里;小说中充满了花样翻新的技巧实验和话语狂欢,但缺乏真实可信的细节描写和个性饱满的人物。

关键词:陈忠实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