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奥利维埃·罗兰:“一个作家应该是孤独的”

2016-12-05 11:31:02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早报专访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


奥利维埃·罗兰


《猎狮人》书封

想象力在小说创作中占据何种位置?如何在创作中处理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细节为何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早报记者最近和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展开了一次对谈。

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1947年生于巴黎郊区,曾当过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在《纸老虎》中,他用第二人称的方式讲述了1968年——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份——前后的经历和感受。而在2014年完成的、2016年被翻译成中文的《古拉格气象学家》中,罗兰从一位古拉格劳改营的气象学家切入,试图通过日记还原强权时代的种种温情和无奈。罗兰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语言。他是一个极其重视遣词造句的作者,也极其重视细节。《水晶酒店的房间》和《猎狮人》就是极好的例子。

目前,罗兰刚写完一本从东西伯利亚到库页岛一行的游记,将于明年1月底出版。罗兰也许会重新着手写一个搁置许久的计划,是对一台无穷的机器以及使用它的人的描述。谈到未来的写作计划,罗兰说:“我会继续写下去,走不同的方向和道路。我不在乎我的作品风格是否统一。”

想象力在小说创作中占据何种位置?如何在创作中处理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细节为何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早报记者最近和罗兰展开了一次对谈。

写作靠积累,而非想象力

早报记者:你的两部作品《猎狮人》和《古拉格气象学家》写的都是某种跨越时空的机缘巧合,同时因为你把自己作为一个角色融入叙事当中,其实也在探讨写作中一个创作者投入的劳动和“天赐良机”之间的关系。你是否对此类题材情有独钟?根据你的创作经验,当这样的机缘巧合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判断能够把他们发展成一个故事,一本书?

罗兰:不,我想机缘巧合并非是我情有独钟。《猎狮人》的确缘起两次偶遇,我撞见了这个人物的两幅肖像,另外一个有点类似的巧合给了我《古拉格气象学家》的线索。但是,您瞧,是您让我注意到这两本书在缘由上的相似——我从未做过这样的类比——证明您是位好读者(或者说我是个粗心的作家……)。一条河流的源头不止一处,条条细溪入大江,书也一样,一本书诞生于暗中的、隐秘的、往往连作者本人都全然不知的成因的碰撞。经常是在写的时候才发现它的起点。这个,是我所感兴趣的,这个问题:一本书如何诞生?它从哪里来?有时是偶然,但也有深埋的记忆,阅读留下的印记,等等。的确,我喜欢在书中讲述书本身的来龙去脉。让正在朝书靠近的作者——也就是我——出场。他还不知道自己会写书,完全没概念,但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接收许多第一印象,正是这些印象后来酝酿了这本书,有了第一页。这就是我在《古拉格气象学家》里所说的来封“介绍信”。

早报记者:《猎狮人》《古拉格气象学家》,甚至包括更早时候的《纸老虎》,其实都是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游走。《猎狮人》尤其是这样,你在中国版本最后《写给中国读者》一文中提到:“为了这本书我翻阅了大量史料。关于马奈的部分,我完全没有虚构,真实准确是对伟大创作者应有的尊重。至于佩杜泽,我允许自己多些想象,却也没有远离人们对他所知之事。”在创作中,你如何处理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

罗兰:我想,和很多人一样,在创作中,我依靠的是记忆、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东西、做的梦、遗憾甚至悔恨,以及遗忘加杜撰和这一切编织而成的东西。但我想我需要有一个现实的记录。要让“写作的机器”运作起来,我一般得先积累笔记,漫无目的地记,持续不断。再从这些简短描述片段的积淀里寻找某种精准的东西,写作计划可能就会偷偷冒头。也有先有计划的时候,这种时候我就的确需要让它鲜活起来(至少得让自己信服),用许多“充实的笔记”去丰满它。

是的,对我来说,写作通常先从档案员、地理学家、地图测绘者的工作开始(摄影方面的少一些,因为图像会免去语言)。写《猎狮人》和《气象学家》,我先是亲身前往,一个是南美洲,一个是俄罗斯,记许多笔记,研习文献和以往的报纸,等等。我喜欢这个写作的筹备阶段:人已经有点进入书的状态,又还不用面对写作中的困境和焦虑。写作所需的信心和能量正是在这个不慌不忙、不声不响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信心和能量,少了可不行。

重要的不是细节,是精准

早报记者:您对细节似乎情有独钟,在《猎狮人》中,有非常多繁复的、精致的细节,精确到一个人所穿衣服的材质、颜色、甚至是衣服上的一粒纽扣的形态。而《水晶酒店的套房》则更是如此,它就像是一个细节描写手册。对于细节的执念是否因为受到了乔治·佩雷克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新小说派”的影响?您为何认为细节十分重要?

罗兰: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细节,是精准。得靠词语,让事物、人物、活物来到人眼前。得用词语紧紧抓住世界不松手。这是一场斗争,因为世界不会束手就擒。比如,来看看克洛德·西蒙的《农事诗》:这是一则伟大的文学诗篇,因为它展现的情景就像我们透过刚下火车的士兵的眼睛看到的那样,“一下子但又详尽地(或者说赤裸裸地、细致地,就像细致入微的碳素笔素描一样)”;“一下子但又详尽地”展现。这两点都很重要。

细节的作用在于为视觉对焦,就像拍照一样。不是令人昏昏欲睡的细节的堆砌,而是抓住某几个细节,场景就此得以延展开去,有时甚至就是一笔,直截了当奔描述对象的核心而去,就像一支正中靶心的箭,想视而不见都不行。

至于《水晶酒店的套房》,这本书有些特别,有点“实验”:我尝试通过细节的堆砌达到某种精确,不追求任何文风。这是个文学游戏,确实是受乔治·佩雷克的启发。如果让十来个学画或学建筑的学生按着其中一间房间的描写来作画,看看画出来的会否相似,应该会挺有意思。

要阅读、要骄傲、也要怀疑

早报记者:你曾说一个作家应该是孤独的,应该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相孤立,并且这种孤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这种不断的孤立中消解孤独感和自我怀疑?

罗兰:孤独其实不算是一种选择,而像是一种必然。比如普鲁斯特,您知道的,他很入世,他投身于他那个时代的生活、艺术圈,甚至社交圈。但是一旦开始写作,他就自我剥离、自我孤立了(包括身体上)。应该成为选择甚至成为一种道德的,是拒绝,拒绝一切约定俗成、一切主导的观念和潮流。“强音,你得不到我的声音”,亨利·米肖写道——我不知道米肖的作品是否有被翻成中文;这里的强音,是时代的声音。作家像特工:他可以和别人一起生活,扎在人堆里,看起来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但他有另外一种生活,他真正的生活,在那里头他是不一样的,也是孤独的。

如何消解孤独感?我想并不能。我们可以有双重生活,但在占重要地位的那层生活里,我们是孤独的,而且会一直孤独下去。至于说消除怀疑,那是绝对不行的!在我看来,一个作家应该既有足够的骄傲来认可他自己所作,又得有足够的怀疑,对自己永远不能够肯定和完全满意。这不容易。

早报记者:你对青年创作者有什么建议?

罗兰:也许一个好的建议就是别听什么建议。如果您非要我说的话,首先是:读。然后是:要骄傲。也要谦逊,要怀疑,要问自己是否你写的每句话、每个词都有存在的理由,不要过于容易自满,要自我批评。要坚持,要固执,写作是件很累人的事,往往容易让人气馁。不要试图用天花乱坠的辞藻来唬人,用无用的晦涩来吓人(新手都爱犯这样的毛病,反正以前的我也是)。别忘了,用词语创造美(不管美的定义是否相同)才是最重要的。

早报见习记者 傅适野 罗兰回复由林苑翻译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