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丛林
此景在樱桃沟内。水杉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樱桃沟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水杉的生长,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初播种繁殖,这片水杉长势良好,棵棵身姿挺拔,羽片状的绿叶清新可人。
进入樱桃沟,若走沟谷低下的栈道,便可身置水山林中。抬头一片葱绿,低头小溪潺潺,可纵享山林之乐。若从东侧紧挨山崖的小路上进沟,则可赏水杉树郁郁葱葱的树尖。每年春天新叶如片片轻盈的嫩绿色羽毛镶于枝上,令人欣喜异然。
自春日花开,水杉嫩芽初萌,每逢周末,沟谷栈道一线都会喷放水雾。人们行于栈道,如同在仙境一般。
歪脖老树
此景在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门前东侧。这棵古槐树形奇特,犹如一条苍龙从天而降,头落在地上,身子向上横斜伸展,百姓称为歪脖老树。它斑驳苍老的枝干,不禁令人联想起2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曹雪芹坎坷传奇的人生境遇。
我们古人有先安宅,后植槐的习俗,所以凡是有古槐的地方,应该伴随有古建。这棵树有着考证清代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居所的价值,它身后就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正白旗39号院旗下老屋。在香山百姓的口碑里,关于曹雪芹的住地,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蔴”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小桥流水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是这棵“歪脖老树”就像一个地标,除了植物的观赏性,还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银杏金秋
植物园内观赏银杏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黄叶村,另一处使卧佛寺内三世佛殿两侧的古银杏,两处有着内在而紧密地人文关联。
卧佛寺在古代文人的诗中被称为“黄叶寺”,清代郑板桥到西山拜谒卧佛寺住持、大德高僧青崖时曾有《访青崖和尚、和壁闲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一诗:
西风肯结万山缘,吹破浓云作冷烟。
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
渴疾由来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遥。
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屋边流水势潺湲,峭壁千条瀑布繁。
自是老僧饶佛力,杖头拨处起灵源。
烟霞文字本关情,袍笏山林味总清。
两两凤凰天外叫,人间小鸟更无声。
诗中他把卧佛寺称作黄叶寺,这虽是诗人艺术化的称谓,但直接的原因,还是来自古银杏树秋天的绚丽之美。这两株银杏,让千年古寺在深秋里有了跃动的生机。
曹雪芹的朋友敦敏把曹雪芹居住的正白旗称作黄叶村,诗句中有“著书黄叶村”“清磬一声黄叶村”等,也是因为这里秋色一片金黄。
卧佛寺银杏(《北京植物园》插图)
黄叶村南门内外,种植着一大片银杏树,金秋十月,银杏扇形的叶片在风中翻飞,如舞动的蝴蝶,阳光洒在上面金光闪烁,异常美丽。秋季是观赏黄叶村银杏的最好季节。
二度梅开
卧佛寺天王殿前东侧,有一株蜡梅,据说是1300多年前建寺时所植。卧佛寺原名兜率寺,最初是为安放跟随唐太宗东征时死难将士的灵位而建。清冷的寺庙里,忠烈的幽灵被这蜡梅的幽香陪伴着,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后来这株蜡梅毁于战火。经年后,枯枝又发新芽,重获茂盛的生命力。
二度梅开(《北京植物园》插图)
这株蜡梅每年元旦前后开花,花朵呈娇黄色,花瓣蜡质。此花虽小,却幽香异然,花开时节,整个卧佛寺院落都浸在其香氛里。
近几年,卧佛寺月池院补植了百余株蜡梅,每逢新年,到卧佛寺赏蜡梅,已经成为北京人的一个节日习俗。
海棠花溪
植物园海棠园内,小路蜿蜒,由于设计师巧借了自然地势的高低起伏,曲线流畅优美的小路于海棠花丛中如溪水般穿过。每逢春日,海棠春花似火,层层叠叠,花荫浓密,连绵不断,而待花落时节,白的、粉的、嫣红的、紫色的花瓣飘落在小路上,则小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溪”,十分美丽。
苍郁海松
海松在天王殿院内,甬路东、西各有一棵。胸围3米有余,高20余米。为唐代建寺时所植。
明末区怀瑞在《游业》中记载:天王殿前“左一海松,后殿卧佛一,又后小殿更置卧佛一,俗遂称卧佛寺”。
海松(《北京植物园》插图)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