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邱群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邱群,广东海丰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毕业。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会员、广东省公共文化优秀论文获得者,2011年被聘为王铎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篆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如今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认为篆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
邱群:小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古代文字,是秦统一六国后的一种新型通用文字,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丞相李斯创立小篆。主要用途是作为官方公文和印章的书写文字。当时用于书写在铜器和符牌上的内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公共文字。我也写两篇《篆书结体的变化:邓石如篆书结构美再认识》《线变的方式:清徐三庚小篆书法再认识》。论述小篆结构匀称和谐相对立的篆书结构美和线条的变化。
杜甫有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可作为我们对篆书创作中理性与表现性的态度。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作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的毕业生,您在学习和研究书法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经验,这又对您的篆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邱群:我在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学习期间,学校安排了张辛、陈玉龙、李志敏、杨辛、卢永璘、叶郎、袁行霈、吴小如、严绍璗等著名学者给我们上课,有时还去旁听谢冕的新诗潮研究、王岳川的比较文学课程。我觉得北大是在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
苏东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或许就是我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书法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书法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邱群:我认为书法艺术的创作必要坚持传承性和古典性,也就是培根铸魂,关于“培根铸魂”我是这样理解的,所谓“根〞应该是传统文化,所谓“魂”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文化。我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长期工作在基层,对文宣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书法创作写的是修养;写的是学问;写的是情致;写的更是一种人生的志趣;写的都是在创新之中承续了传统。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在您的创作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邱群:“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是指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使人的灵魂得以深入铸造,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子言:“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邱群: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特别是最基层的人民大众,他们那里蕴含着肥沃的文化艺术土壤,他们那里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广泛资源。明代唐寅在《言志》诗中说:“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可见,文人画也是要考虑买家的兴趣和需求的,即为人民服务的,书法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您认为当下的书法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邱群:书法创作并不是简单的书写过程, 书法艺术是通过点、画、线条的组合变化,使作品超越客观的文字载体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但能呈现书法家的艺术造诣及价值,还能让人有精神上有深刻的感受。南齐王僧虔《笔意赞》有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唐代张怀瓘《评书药石论》则云:“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所以在书法创作中强调神采,其实也就是追求书法的意境美,它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书法创作者的内在思想,同时也是表达书法造诣的直接体现。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书法家,代表了中国书法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书法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通过书法展现中国形象?
邱群:书法艺术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现出历代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人格价值。蔡邕在《笔论》写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卫夫人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经过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文字的组合方式的不断尝试,最终形成流传至今视觉审美规律。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书法无处不在,用颜体楷书书写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名字,于细微之处书写了中国风采,亚洲风采,让世界感知了中国书法之美。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周文: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邱群:近期创作任务比较重,准备和搜集了二年的资料,年底前要完成《燕园墨路——我的那些师兄弟师姐妹们》的创作,此书已完成了一半。还准备完成清代小篆的有关质感的理论文章。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